时间: 2025-05-02 05:41:3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5:41:31
养痾慕夷旷,避俗蒙讥诃。
用兹结神交,长年与婆娑。
脩篁不见天,万玉方森罗。
隐几张净琴,共鼓南风歌。
人生要行乐,取乐不必多。
傥无一笑适,奈此风月何。
全诗翻译:
我因身体虚弱而向往那广阔的田园,避开世俗的纷扰,免受他人的讥讽。于是我在这里结交志同道合的朋友,常年与他们一起在竹林中嬉游。
修长的竹林遮蔽了天空,茂密如万颗璀璨的玉石。
我在静谧的几案上摆放着洁净的琴,和朋友们一起共唱南风之歌。
人生在世应当追求乐趣,享乐并不需要太多。
若是没有欢笑,那面对这风月又能如何呢?
作者介绍:
周紫芝是宋代著名的诗人,他的诗风清新脱俗,常表达对自然和闲适生活的向往。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诗人身心俱疲、寻求内心宁静时,表达了他对世俗生活的厌倦和对自然生活的向往。
这首诗以竹林为背景,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生活的热爱与对世俗纷扰的逃避。诗中充满了对精神交往的渴望和对生活乐趣的追求。作者通过描绘竹林的景象,传达出一种幽静、闲适的生活态度。他在竹间与友人相聚,弹琴歌唱,体现了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想状态。
诗的前四句描绘了与友人共处的情景,诗人因身体虚弱而向往自然,选择在竹林中寻求宁静,避开纷扰的世俗生活。诗中的“脩篁不见天”一语,生动地描绘了竹林的茂密,给人一种天与地隔绝的感觉,营造出一种幽深的意境。
后四句则进一步深化了诗的主题,强调人生在世应当追求乐趣,即便生活简单也能感受到快乐。最后一句“奈此风月何”,引发读者思考,面对美好的自然与人生,缺少欢笑的生活又有何意义。这种哲理性思考,与诗前的轻松愉悦形成鲜明对比,使整首诗更具深度。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传达了对自然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的反思,强调人生应当珍惜快乐与友谊,享受简单而纯粹的生活。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人通过什么方式逃避世俗的压力?
A. 旅行
B. 读书
C. 隐居于竹林
D. 参加宴会
在诗中,竹林的意象主要象征什么?
A. 繁华
B. 贫困
C. 高洁与清雅
D. 繁杂
诗中的“南风歌”指的是什么?
A. 一种乐器
B. 一种音乐风格
C. 诗人的心情
D. 自然的声音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