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7:57:3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7:57:32
人言不如意,十事常八九。
君看得意人,夺去亦难守。
子云草玄文,覆瓿人不取。
更喜渊明门,春风五杨柳。
当年富贵士,泯默亦何有。
乃知百世下,静者差得久。
人们常说,人生不如意的事情有十件,其中八九件都是如此。
你看看那些得意的人,失去之后又何能守住呢?
孔子所说的《草玄文》,就像被覆盖的瓢,没人去取。
我更喜欢陶渊明的门前,春风中摇曳的五杨柳。
当年的富贵士人,如今却默默无闻,究竟有什么呢?
因此,经过百世的沉浮,静默的人反而能活得更久。
周紫芝(约1080-1130年),字子华,号紫芝,宋代诗人,诗风清新脱俗,常以自然景物表达情感,追求内心的宁静与自我修养。
此诗创作于宋代,正值士人阶层对生存状态的思考与反省。诗人在经历了社会的风云变幻后,意识到人生的无常和名利的虚妄,选择追求一种更为静谧的生活态度。
周紫芝的这首诗以其深邃的哲理和清新的意象,表现出对人生不如意的深刻理解。诗的开头以“人言不如意,十事常八九”引入,点出人生中的烦恼与挫折。这种普遍的感受不仅是个人的体会,也是对社会现象的观察。接着,诗人通过对“得意人”的反思,揭示了得意与失意之间的脆弱关系,深刻的道出得意者无法长久守住成功的真理。
此外,诗中提到的“子云草玄文,覆瓿人不取”,通过对经典的引用,不仅体现了诗人对知识的尊重,也暗示了人们对于深刻思想的漠视。这一对比进一步深化了《草玄文》与自然生活的联系,诗人更喜爱陶渊明那种恬淡的生活态度,象征着一种对名利的超脱。
最后,诗人以“静者差得久”作结,强调静默与内心的宁静是长久之道,体现了诗人对人生真谛的深刻见解。整首诗在情感上更加趋向于一种淡泊明志的生活哲学,展现了作者的心境与思考。
整首诗探讨了人生的无常与名利的虚幻,强调内心的宁静与自我修养的重要性。通过对陶渊明生活态度的赞美,诗人表达了对简朴生活的向往。
人生中不如意的事情通常有几件?
诗人更喜爱哪个诗人的生活态度?
诗中提到的“覆瓿”主要象征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