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9:10:1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9:10:15
瞻仰虽勤隔壤穹,此诚何自达天中。
幸凭今日皇华使,不假当年帝释宫。
人道苏天真广大,岁逢商旱得流通。
欲知八郡生灵喜,七月兴歌我稼同。
我虽常常仰望遥远的天空,但真正的雨水却是从何而来呢?
今天幸好借助皇帝的使者,才能不必去帝释的宫殿。
人们说苏天是如此宽广,正值商朝的干旱之年,才得以雨水流通。
如果想知道八个郡的生灵有多么欢喜,就在七月的时候一起唱歌,庆祝作物的丰收吧。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阳枋,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作品风格多以自然景物和人文情怀为主。他的诗常常反映社会生活和对自然的观察。
创作背景:
该诗创作于特定的历史时期,反映了社会对雨水的渴望与农民的期待,表达了对自然恩赐的感恩之情。
这首诗通过描绘雨水的降临,展现了社会对雨水的渴望和对农田丰收的期待。首句“瞻仰虽勤隔壤穹”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现象的观察与思考,尽管勤奋地仰望天空,但真正的雨水却难以捉摸。接着,诗人用“幸凭今日皇华使”来表现雨水的到来是多么的幸运,这里的“皇华”不仅指代皇帝的恩赐,更象征着天降甘霖的喜悦。诗中提到的“商旱”则让人联想到历史上对自然灾害的无奈,反映出人们对气候变化的敏感与忧虑。
后两句以“欲知八郡生灵喜,七月兴歌我稼同”结束,描绘了丰收的场景和人们的欢庆,传达了普天同庆的喜悦。整首诗不仅展示了自然与人类生活的紧密联系,同时也表现出诗人深厚的民族情怀和对生活的热爱。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全诗表达了对自然雨水降临的感激之情,反映了人们对丰收的期待与庆祝,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愿景。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皇华使”指的是什么?
A. 雨水
B. 皇帝的使者
C. 自然现象
诗歌中提到的“商旱”是指哪个朝代的干旱?
A. 夏朝
B. 商朝
C. 周朝
诗人通过哪一季节表达了丰收的喜悦?
A. 春季
B. 夏季
C. 七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将进酒》相比,阳枋的《和苏提举喜雨》更注重自然与人类的关系,表现出对雨水的感激与期待,而李白则是在表现豪情壮志与对酒的热爱,展现了不同的情感基调和主题。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