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9:59:5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9:59:52
千年茅竹蔽幽奇,一日堂成四海知。
便有文公来作记,尚须吾辈与题诗。
至人但有经行处,宝盖仍存朽老枝。
能事向来非促迫,经年安得便嫌迟。
千年的茅草和竹子遮蔽了幽静的奇观,突然之间,这里便成了人们皆知的堂宇。
文公来此作过记载,而我们这一代人还需要在此题写诗篇。
真正的贤人只需有经行的地方,宝盖依然在,然而老枝却已朽烂。
能做的事情向来不是急迫的,经过多年又怎能嫌弃其缓慢呢?
作者介绍:陈师道是宋代著名的诗人、文学家,他的作品以清新自然、情感真挚著称。他的诗风常常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生活的深刻思考。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作者游历于一个名为“拱翠亭”的地方,表达了对这片土地的赞美,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历史的思考,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拱翠亭》这首诗不仅描绘了自然的美景,还蕴含了深刻的哲理。诗的开头两句通过“千年茅竹”和“一日堂成”形成鲜明对比,表现了自然与人文的交融。千年的茅竹象征着岁月的积淀,而“一日堂成”则表现出人们的创造力和对自然的改造。这一对比引出文公的到来,表明历史人物对这片土地的认可与赞美。
接下来的几句则转向哲理的思考。诗人提到“至人但有经行处”,指出真正的贤人并不在乎名声与地位,而是在于心灵的追求和自我的修行。最后,诗人强调了“能事向来非促迫”,展现出一种对时间的宽容态度,认为事情的完成需要时间积累,而不应急于求成。
整首诗在形式上简洁明了,语言生动,情感真挚,既有对自然的热爱,也有对历史与人生的深刻思考,令人深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对历史文化的传承,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强调了时间与耐心的重要性。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文公”指的是哪一位历史人物?
诗中“千年茅竹”主要表现了什么?
诗中提到“能事向来非促迫”,这句话的意思是?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