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7:04:2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7:04:29
《奉和鲁望白菊》
作者:皮日休 〔唐代〕
已过重阳半月天,
琅华千点照寒烟。
蕊香亦似浮金靥,
花样还如镂玉钱。
玩影冯妃堪比艳,
炼形萧史好争妍。
无由擿向牙箱里,
飞上方诸赠列仙。
这首诗写道:
重阳节已经过去半个月,温暖的阳光洒在寒冷的烟雾上,白菊花开得如同颗颗璀璨的琅华。花的香气好似浮动的金色笑靥,花的形状则宛如雕刻的玉钱。玩赏菊影的美丽,仿佛冯妃那般艳丽;而那些经过精心修炼的形态,则如同萧史争奇斗艳。可惜无法从牙箱中采摘到这美丽的白菊,它们却飞向了高天,成为了仙人们的赠品。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皮日休(834年-883年),字太冲,号静斋,唐代诗人。他的诗风清新脱俗,题材多样,尤其擅长咏物,兼有政治和社会的关怀。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重阳节前后,是诗人在秋季赏菊时的感悟,体现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奉和鲁望白菊》是一首咏菊诗,通过描写秋天的白菊,表现出诗人对菊花的热爱与赞美。诗的开篇提到“已过重阳半月天”,不仅交代了时间,也引出了菊花的季节,表现了菊花在重阳节后的持久之美。接下来的“琅华千点照寒烟”,以“琅华”形容菊花的璀璨,给人以视觉上的美感,营造出一种清冷而又温暖的氛围。
诗中通过比喻将菊花的香气与金色笑靥联系在一起,表达了菊花的独特魅力和芬芳。接着“玩影冯妃堪比艳,炼形萧史好争妍”,不仅是对菊花的赞美,更是将其与历史上美丽的人物相提并论,显示出菊花之美的非凡。
最后两句“无由擿向牙箱里,飞上方诸赠列仙”,则是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尽管无法在尘世间拥有这般美丽,白菊却飞向了更高的境界,成为仙人的赠品,寓意着诗人对超脱世俗的追求。
整首诗情感细腻,通过生动的意象与丰富的情感,展现了秋天的菊花之美和诗人对自然的赞美与怀念。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对白菊的描绘,传达了诗人对自然美的热爱,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以及对超脱世俗的追求,展现了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审美情趣。
意象词汇
这些意象不仅体现了自然的美,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感受和对人生的思考。
诗词测试
诗中的“重阳”指的是哪个节日?
A. 七夕
B. 中秋
C. 重阳
D. 春节
诗中提到的“冯妃”代表什么?
A. 才华
B. 美丽
C. 富贵
D. 忍耐
诗的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向往?
A. 财富
B. 美好事物的超脱
C. 友情
D. 权力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