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题陈伯予主簿所藏秦少游像

《题陈伯予主簿所藏秦少游像》

时间: 2025-04-27 12:00:10

诗句

晚生常恨不从公,忽拜英姿绘画中。

妄欲步趋端有意,我名公字正相同。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2:00:10

原文展示:

晚生常恨不从公,忽拜英姿绘画中。妄欲步趋端有意,我名公字正相同。

白话文翻译:

我常常遗憾自己未能追随您,今天偶然在画中拜见了您的英姿。我妄想要像您一样走路,您与我同名同字。

注释:

  • 晚生:指年轻一辈的我。
  • 常恨:常常感到遗憾。
  • 不从公:未能追随您,公在此指的是陈伯予。
  • 英姿:指英俊的形象。
  • 妄欲:妄想,意为没有把握的愿望。
  • 步趋:行走,趋近的意思。
  • 端有意:特意地想要表现出某种姿态。
  • 我名公字正相同:我和您(公)同名同字。

典故解析:

“公”字在古诗中常常用于指代尊敬的前辈或名士,表达了对对方的敬意和仰慕之情。诗人以此呼应自己的名字,表明了与前辈的某种联系。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南宋著名诗人,文学家,擅长诗词、散文等多种文体,作品多反映了其政治理想和身世之感。
  • 创作背景:这首诗是陆游在看到陈伯予所藏的秦少游像后所作,表达了对陈伯予的敬仰以及对自己未能追随前辈的遗憾。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陈伯予所藏的秦少游像的描绘,表达了陆游对前辈的敬仰之情。开头两句“晚生常恨不从公”,流露出诗人对个人前途的思考与对历史的感慨,“不从公”表达了对未能追随陈伯予的悔恨之感。接下来的“忽拜英姿绘画中”,则通过描绘画中英俊的形象,突显出诗人内心的敬仰与仰慕之情。“妄欲步趋端有意”一句,显示了他对秦少游的崇拜和想要模仿的心情。而最后一句“我名公字正相同”,则是以一种机缘巧合的方式,自我调侃,增强了诗的趣味性和亲切感。整首诗清新自然,情感真挚,字里行间流露出诗人对历史人物的深切敬意和个人理想的追求。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晚生常恨不从公:年轻的我常常感到遗憾,未能追随您。
    2. 忽拜英姿绘画中:今天偶然在画中见到了您的英姿。
    3. 妄欲步趋端有意:我妄想模仿您走路的姿态。
    4. 我名公字正相同:我和您同名同字。
  • 修辞手法

    • 对仗:诗中“晚生”与“常恨”形成对仗,增强了节奏感。
    • 意象:通过“英姿”展现了秦少游的风采,增强了诗的表现力。
  •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对前辈的崇敬和自我反思,表现了个人对理想的追求与历史的尊重,展现了陆游的文学情怀与人生哲学。

意象分析:

  • 英姿:象征着英俊的风采和卓越的才华,体现了对理想人物的向往和仰慕。
  • 步趋:寓意着追随和模仿,表达了对前辈的敬意与对自我的期许。

互动学习:

  • 诗词测试
    1. 诗中“晚生”指的是谁?
      • A. 陈伯予
      • B. 秦少游
      • C. 陆游
      • D. 不详
    2. 诗中提到的“英姿”是指什么?
      • A. 陆游的外貌
      • B. 秦少游的形象
      • C. 陈伯予的画作
      • D. 无法确定

答案

  1. C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 相关作品推荐

    • 朱熹的《春日》:同样表达了对理想的追求。
    • 杜甫的《春望》:反映了历史人物的理想与现实的冲突。
  • 诗词对比

    • 陆游与李白的作品对比:两位诗人在表达个人理想和对历史人物的敬仰时,风格各异,陆游的诗更显内敛,李白则更为奔放。

参考资料:

  • 《陆游诗集》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宋代文学史》

相关查询

思佳客 思佳客·秋灵芳辰 思佳客 思佳客·己酉岁晚忼烈招饮乐宫,坐中录示集社新词。庚戌初吉,读苏诗,爰集句奉和,并柬石禅 思佳客·庚戌元日 思佳客 思佳客 答江南雨 思佳客 寄外 思佳客 古意 思佳客·和仰翁兼呈赵连珠先生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单人旁的字 鼠字旁的字 拣择 办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煞实 皎澈 髟字旁的字 禾堂 曀阴 尚德缓刑 包含播的词语有哪些 齲字旁的字 情不自胜 人结尾的成语 包含蹶的词语有哪些 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家瓦上霜 彰明昭着 糹字旁的字 仙风道气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