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濑上怀古

《濑上怀古》

时间: 2025-07-27 21:22:10

诗句

古寺閟岑郁,空梁悬斋鱼。

神坐既欹仄,德容亦饥虚。

先生贫有命,山僧乐无馀。

长安满市花,匹马吟九衢。

寥寥北邙山,而谁噫荒墟。

岂有先生者,不如山僧欤。

盲风振苕华,重露落芙蕖。

何当醉尉归,方坐钓水隅。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7 21:22:10

原文展示

古寺閟岑郁,空梁悬斋鱼。
神坐既欹仄,德容亦饥虚。
先生贫有命,山僧乐无馀。
长安满市花,匹马吟九衢。
寥寥北邙山,而谁噫荒墟。
岂有先生者,不如山僧欤。
盲风振苕华,重露落芙蕖。
何当醉尉归,方坐钓水隅。

白话文翻译

这是一座古老的寺庙,幽深而苍翠,空荡荡的梁上挂着干鱼。神明的坐姿已经倾斜,德行与容貌似乎也都显得很空虚。老师虽贫乏却有命,山里的和尚却乐得无所剩余。长安城里满是花朵,我骑着马在九条街上吟唱。北邙山显得如此寥落,谁在叹息这荒废的坟墓?难道有老师的人,真不如那山里的和尚吗?盲风吹动着水草,沉重的露珠落在芙蕖上。什么时候我能醉酒归来,安静地坐在钓鱼的水边?

注释

  • :隐蔽、幽深。
  • 岑郁:形容山色苍翠、幽静。
  • :指斋房,这里指寺庙的食物。
  • 神坐:指神明的座位。
  • 德容:道德和容貌。
  • 先生:指有学问的人。
  • 山僧:山中的和尚。
  • 长安:古代中国的都城,象征繁华。
  • 九衢:指长安的街道。
  • 北邙山:古代著名的墓地,象征荒凉。
  • 盲风:狂风,形容风力大。
  • 苕华:水草,生长在水中的植物。
  • 芙蕖:荷花,象征纯洁。
  • :指官职,这里有隐喻的含义。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周文璞,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以其清新隽永的诗风而著称,常以自然与人文结合的方式表达情感。

创作背景:周文璞创作《濑上怀古》时,或是在山水间独自思索,感慨当时的世道与人心。诗中对比了世俗的繁华与隐士的清静,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思考与对理想的追求。

诗歌鉴赏

《濑上怀古》是一首充满哲思的诗,它通过对古寺、山僧和长安繁华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思考。诗的开篇描绘了古寺的幽静与苍翠,给人一种宁静的感觉。接着,诗人对神明的描绘则显出一种不安与虚无,甚至对人间名利的反思。通过“先生贫有命,山僧乐无馀”的对比,诗人表达了对世俗学者的批判和对隐者的羡慕。

诗的后半部分,长安的繁华与北邙山的荒凉形成强烈对比,诗人对生命的短暂与历史的无情感到深深的惋惜。最后两句“何当醉尉归,方坐钓水隅”,则表达了诗人对归隐田园生活的向往与渴望,这种向往与诗的前部分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体现了诗人的内心挣扎与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古寺閟岑郁:描绘古寺的幽静、苍翠,营造出一种清幽的氛围。
  2. 空梁悬斋鱼:空荡的寺庙中,梁上挂着干鱼,暗示寺庙的冷清与缺乏供养。
  3. 神坐既欹仄:神的座位倾斜,象征着宗教的衰微和信仰的缺失。
  4. 德容亦饥虚:道德与外表也显得空虚,反映出人心的冷漠。
  5. 先生贫有命:指学者虽贫但有命运,暗示对世俗的无奈。
  6. 山僧乐无馀:山里的和尚快乐而无所牵挂,形成鲜明对比。
  7. 长安满市花:长安繁华的景象,象征着世俗的美好。
  8. 匹马吟九衢:骑马吟唱,表现出一种孤独的自由。
  9. 寥寥北邙山:北邙山显得寥落,暗示历史的荒凉。
  10. 而谁噫荒墟:只有叹息荒废的历史,反映出对往昔的惋惜。
  11. 岂有先生者,不如山僧欤:质疑学者不如隐士,表达对隐士生活的向往。
  12. 盲风振苕华:狂风吹动水草,象征自然的力量。
  13. 重露落芙蕖:露珠沉重地落在荷花上,展现出自然的美丽。
  14. 何当醉尉归:渴望归隐的心情,表达对自由的向往。
  15. 方坐钓水隅:最终希望能安静地坐在水边钓鱼。

修辞手法

  • 对比:诗中通过对比隐士与学者的生活,增强了主题的深度。
  • 意象:古寺、北邙山、长安花等意象交织,形成丰富的视觉效果。
  • 象征:荷花象征纯洁、隐士生活的理想。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对繁华与隐逸的对比,反映了作者对人生价值的思考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表达了对名利的淡泊和对自然的向往。

意象分析

  • 古寺:象征着历史与宁静,反映了人们对宗教与信仰的思考。
  • 长安:代表繁华与世俗,暗示人们对物欲的追求。
  • 北邙山:象征着死亡与历史的无情,反映了生命的短暂。
  • 山僧:隐士的生活,象征对简单、纯粹生活的向往。
  • 荷花:象征纯洁与自然的美好,反映出诗人对自然的热爱。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长安”象征什么? A. 宁静
    B. 繁华
    C. 荒凉

  2. “何当醉尉归,方坐钓水隅”表达了什么心情? A. 对权力的渴望
    B. 对归隐生活的向往
    C. 对世俗的厌倦

  3. 诗中通过哪些意象表现了对历史的思考?

答案

  1. B
  2. B
  3. 古寺、北邙山等意象表现了对历史的思考。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鹿柴》
  • 李白的《静夜思》

诗词对比

  • 《鹿柴》:同样表达了对自然隐逸生活的向往,但更加强调自然的宁静和和谐美。
  • 《静夜思》:侧重于对故乡的思念,与《濑上怀古》在情感基调上有相似之处,均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宋诗三百首》
  • 《古代诗词鉴赏辞典》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闷成 与楞伽老瑛上人 矮斋杂咏二十首·月夜吟 午枕 渔父 宿灌头 套筒 热中呈楚南僧 约叔真二首 邸食责庖者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足字旁的字 包含沥的成语 高谈弘论 气字旁的字 耐战 工字旁的字 包含捏的成语 包含鼯的词语有哪些 满舌生花 帏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一语双关 欠字旁的字 民舍 高步通衢 征备 停伫 南船北车 高屋建瓴 双人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