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5:47:5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5:47:51
破晓逗苦雾,客鼻何酸辛。山中气候异,初日如烛银。田间石兽多,知是肉角麟。古苔半皴腹,化作苍龟鳞。两柱既岌嶪,众碑亦嶙峋。幽涂得奇观,未敢辞埃尘。连年抱离忧,百嗟亡一呻。花委鬓毛晚,草夺袍色春。愁中书椟失,梦里歌钟陈。穷愁著文字,屡被同行嗔。同行不相知,而况悠悠人。
破晓时分,浓雾缭绕,游子的鼻子感到多么酸楚和痛苦。大山的气候与外界不同,初升的太阳像蜡烛一样闪耀着银光。田间的石兽很多,知道它们是肉角和麟。古老的苔藓半枯萎,化作了苍龟的鳞片。两根柱子高耸入云,许多碑石也是形状各异。幽静的小路上有奇特的景观,我不敢轻易舍弃这尘埃与灰尘。连年抱着离别的忧愁,百般叹息却无一声呻吟。花瓣在晚风中凋落,草色夺去了我的袍子春色。愁苦中书柜里的书籍失落,梦中传来歌声和钟声。穷困的忧愁写下文字,却常常被同行者责怪。同行者互不相识,更何况那些遥远的游子呢?
作者介绍:周文璞,宋代诗人,擅长写景抒情,作品多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与人生的感慨,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周文璞游历栖霞山时,描绘了山中清晨的景色,抒发了他对自然的感悟及内心的孤独。
《游栖霞四首》其一,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景色的细腻观察与深沉思考。在“破晓逗苦雾”开篇,诗人以浓雾笼罩的清晨作为背景,渲染了他的身心感受。接着通过“初日如烛银”的比喻,描绘了清晨阳光的温暖与希望,形成强烈的对比,突显出自然的变化之美。
诗中提到的“石兽”、“肉角麟”等意象,展示了诗人对自然的细致观察,也暗示了自然界与人类情感的关联。尤其在“连年抱离忧”一节,诗人将个人的离别感受与自然景色结合,表达了内心的愁苦与思考,使得整首诗充满了情感的厚度。
整首诗的情感基调是孤独与忧伤,诗人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把内心的感受表现得淋漓尽致,形成了一种人与自然和谐共存,却又深感孤独的氛围。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诗中运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如“初日如烛银”生动形象地描绘了晨光的美丽,而“愁中书椟失”则将人的情感具象化,使得诗歌更具表现力。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对人生的思索以及对孤独的感慨,展现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微妙关系与个人的内心世界。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破晓逗苦雾”表现了什么情感?
A. 快乐
B. 孤独
C. 愤怒
D. 兴奋
“初日如烛银”中的比喻主要描述了什么?
A. 阳光的温暖
B. 清晨的宁静
C. 太阳的光辉
D. 人的希望
诗中提到的“肉角麟”指的是什么?
A. 普通动物
B. 神话中的神兽
C. 现实中的一种石兽
D. 花草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