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17:04:5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17:04:52
日际愁阴生,天涯暮云碧。
重重不辨盖,沈沈乍如积。
林色黯疑暝,隙光俄已夕。
出岫且从龙,萦空宁触石。
馀辉澹瑶草,浮影凝绮席。
时景讵能留,几思轻尺璧。
在日落之际,愁苦的阴影笼罩而来,远方的天空中,暮云如碧。层层云雾交叠,让人无法分辨,沉沉的天色仿佛像积累的霭气。林中的颜色暗淡得令人怀疑天色已晚,透过树间的光线,夕阳已悄然降临。山岫中的龙游出,徘徊于空中,宁静地不接触岩石。余辉洒在瑶草之上,浮动的影子映在绮丽的席子上。时光的景象怎能停留,常常让我思念轻盈的尺璧。
“尺璧”常用于形容珍贵的东西,出自《诗经》中的“投我以桃,报之以李”,强调物以类聚。同时,尺璧也象征着时间的短暂与珍贵,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惋惜。
许康佐,唐代诗人,以其精致的描写和深刻的思考而著称。他的诗歌风格独特,常用细腻的意象和丰富的情感表达对自然和人生的感悟。
该诗创作于唐代,正值诗人内心对人生无常、时光流逝的感慨,反映了他对自然景物的细腻观察及由此引发的哲理思考。
《日暮碧云合》是一首充满诗意的作品,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展现了日暮时分的自然景象与诗人内心的情感。诗中“日际愁阴生,天涯暮云碧”开篇便营造出一种愁苦的氛围,随着太阳的落下,阴影渐渐笼罩,远方的碧云让人感受到一种遥不可及的哀伤。诗人以“重重不辨盖,沈沈乍如积”描绘出复杂的云层,似乎在表达对未来的迷惘与不安。
随着诗的推进,诗人通过“隙光俄已夕”展现了光线的微妙变化,时间的流逝在不经意间悄然发生。接下来“出岫且从龙,萦空宁触石”,则通过龙的意象,象征着自由与超脱,暗示诗人对自然和生命的向往。最后两句以“时景讵能留,几思轻尺璧”结束,强调了时间的流逝与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令人感到深沉的惋惜和对生活的思考。
整首诗在优雅的语言中蕴含着丰富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细腻观察和对人生短暂的深刻感悟,体现了唐代诗歌的艺术魅力。
整首诗集中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惋惜和对美好事物的珍视,透过自然景物的描写,折射出诗人内心的感慨与对人生无常的思考。
“日际愁阴生”中的“愁阴”指的是什么?
A. 快乐的影子
B. 愁苦的阴影
C. 明亮的光线
D. 晴朗的天空
诗中“出岫且从龙”中的“龙”象征着什么?
A. 繁忙
B. 自由与超然
C. 忧愁
D. 时间
诗的最后一句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对时间的无奈与惋惜
B. 对未来的希望
C. 对自然的热爱
D. 对友情的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