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0 04:05:4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04:05:41
劳拙堂歌
作者: 王谦
民吾同胞兮,抚之不得不劳兮。
拙虽获罪,庸可逃兮。
伪不能以终朝兮,作之亦徒劳兮。
拙虽未败,久乃昭兮。
这首诗表达了对人民的深切关怀,认为即使在困境中,也不能对同胞置之不理。虽然“拙”有时会受到指责,但“庸”却可以逃避责任。伪装不能持续一整天,努力去做也是徒劳。尽管“拙”没有失败,但终究会显露出真实的内涵。
作者介绍:王谦,宋代诗人,以其质朴的风格和对民生的关怀而著称。他的诗作多反映社会现实,关注普通百姓的生活状况。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宋代,正值社会矛盾与民生问题突显之时。王谦通过该诗表达对社会不公的反思,强调诚实与真挚的重要性。
《劳拙堂歌》展现了王谦对社会的深刻思考与对同胞的深切关怀。全诗以简练的语言,透过对“拙”的反思,揭示了在复杂的社会现实中,真诚与努力的重要性。王谦用“民吾同胞”的情感开篇,传达出对人民的同情与责任感,令读者感受到一种深厚的情感联系。
诗中“拙虽获罪,庸可逃”一句,直指社会对人才的苛责与对平庸的宽容,反映出当时社会对于能力与价值的扭曲认知。而“伪不能以终朝,作之亦徒劳”,则警示人们不要沉迷于虚假的表象,因为伪装终会被揭穿,努力的方向也往往是徒劳无功的。
最后一句“拙虽未败,久乃昭”,传递出一种希望与力量,尽管在当下被误解和忽视,真正的价值和能力终会显露。这种对于平庸与努力的思考,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激励人们坚持自己的信念,努力做真实的自己。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全诗围绕着对人性与社会关系的思考,强调真诚与努力的重要性,反映出作者对社会现象的批判与对人性的关怀。
诗词测试:
诗中“拙”主要指代什么?
“伪不能以终朝”意指什么?
诗的主要情感基调是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劳拙堂歌》与王之涣的《登高》同样关注个体在社会中的位置,但王之涣更多地表现出对自然的赞美与对人生的感慨,而王谦则聚焦于人际关系和社会责任,前者抒发豪情壮志,后者则强调对同胞的关怀与责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