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2 07:34:5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2 07:34:50
原文展示:
过处和赏荼醾 曹勋 〔宋代〕
泛舟凭槛在蓬瀛,一醉心期任此生。 满腹本来同偃鼠,吸川遂欲比长鲸。 归来尚带荼醾露,梦想犹闻佩玉声。 醉后狂歌能恕否,如今五日未全醒。
白话文翻译:
乘舟游赏仿佛置身仙境,一次醉意便足以让我随心所欲度过此生。 我本如那腹中空空的偃鼠,却渴望像长鲸一样吸取大海。 归来时身上还带着荼醾的露水,梦中仿佛还能听到佩玉的声响。 醉后放声狂歌,不知能否得到宽恕,如今已连续五日未完全清醒。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曹勋(1098-1174),字公显,号松隐,南宋文学家、政治家。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多抒发个人情感和对社会现实的感慨。这首诗可能是他在游赏时所作,表达了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的不满。
创作背景: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游赏中的心境,通过对仙境般的景色的描绘,表达了对自由自在生活的渴望。同时,通过比喻和象征手法,暗示了对现实社会的不满和对高雅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游赏为背景,通过对仙境般景色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自由生活的向往。首句“泛舟凭槛在蓬瀛”,以蓬瀛比喻仙境,展现了作者游赏时的超然心境。次句“一醉心期任此生”,表达了作者希望通过一次醉意来实现随心所欲的生活。后两句通过对偃鼠和长鲸的比喻,暗示了作者对现实的不满和对高雅生活的向往。最后两句则通过醉后的狂歌和未全醒的状态,表达了作者对现实的不满和对自由生活的渴望。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表达了作者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的不满。
诗词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表达作者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的不满。通过对仙境般景色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自由自在生活的渴望。同时,通过比喻和象征手法,暗示了对现实社会的不满和对高雅生活的向往。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蓬瀛”比喻的是什么? A. 仙境 B. 现实 C. 梦境 D. 幻境
诗中“偃鼠”比喻的是什么? A. 腹中空空、无所作为的人 B. 吸取大量知识或经验的人 C. 高雅生活的人 D. 自由自在生活的人
诗中“长鲸”比喻的是什么? A. 腹中空空、无所作为的人 B. 吸取大量知识或经验的人 C. 高雅生活的人 D. 自由自在生活的人
诗中“荼醾露”象征的是什么? A. 游赏归来的情景 B. 对现实的不满 C. 对高雅生活的向往 D. 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诗中“佩玉声”象征的是什么? A. 游赏归来的情景 B. 对现实的不满 C. 对高雅生活的向往 D. 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答案: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