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残句:三入承明不知举

《残句:三入承明不知举》

时间: 2025-07-27 08:46:09

诗句

三入承明不知举,看人门下放门生。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7 08:46:09

原文展示:

残句:三入承明不知举
作者: 王禹偁 〔宋代〕

白话文翻译:

三次进入承明堂却不知道该如何举荐他人,眼看着别人门下的学生得到了机会。

注释:

  • 三入:三次进入,指诗人在朝廷或学堂中参与考试或选拔的经历。
  • 承明:承明堂,古代的一个官署或场所,专责选拔和举荐人才。
  • 不知举:不知道如何举荐,表现出对当时政治环境的无奈和困惑。
  • 看人门下:意为看着别人门下的学生,暗示对比和羡慕。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王禹偁(992-1057),字子明,号止斋,北宋时期的著名诗人、词人及政治家。他以清新脱俗的诗风和对社会现象的敏锐观察而闻名。
  • 创作背景:该诗描绘了诗人对选拔人才过程的反思,暗示当时的政治环境中举荐制度的复杂与困难,以及个人的无奈与挫折。

诗歌鉴赏:

《残句:三入承明不知举》是一首反映王禹偁对当时政治环境的思考与无奈的作品。在这首诗中,诗人用简洁的笔触表达了自己三次进入承明堂却仍然无法举荐人才的困惑与失落。这不仅仅是个人的感受,更是对当时社会选拔制度的批判和对人才流失现象的深刻反思。诗中体现出一种对理想与现实之间鸿沟的无奈,以及对才能被埋没的惋惜。此外,诗中“看人门下放门生”的描写,透出一种对他人成功的羡慕与嫉妒,也映射出诗人内心的挣扎与不平。整首诗给人以深刻的思考,发人深省。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三入承明不知举”:表达诗人虽多次参与选拔,但始终无所作为,反映出对举荐制度的无力感。
    • “看人门下放门生”:旁观他人门下的学生得以成功,自己却无缘,暗示竞争的残酷与个人际遇的无常。
  • 修辞手法

    • 对比:诗人在自己与他人成功之间形成强烈对比,凸显出个人的失落。
    • 隐喻:承明堂象征着理想的舞台,而“门下”的学生则象征着那些能够得到机会的人,体现出社会的不公。
  • 主题思想: 诗歌的中心思想在于对人才选拔制度的无奈与反思,以及对个人才华未能施展的惋惜,表达了对理想与现实之间差距的深刻理解。

意象分析:

  • 承明堂:象征人才选拔和机会,代表了理想与抱负。
  • 门下:象征他人的成功,反映出社会竞争的现实。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王禹偁在诗中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 A. 自豪
    • B. 无奈
    • C. 喜悦
    • D. 愤怒
  2. “三入承明”指的是:

    • A. 三次参加宴会
    • B. 三次进入选拔场所
    • C. 三次考取功名
    • D. 三次出游

答案

  1. B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 相关作品推荐:王禹偁的其他诗作如《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 诗词对比:与李白的《将进酒》进行比较,王禹偁更倾向于表达内心的挣扎与无奈,而李白则展现出一种豪放与洒脱。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王禹偁诗文研究》
  • 《宋代文学与文化》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鹊桥仙 七夕 鹊桥仙 清明 鹊桥仙 鹊桥仙 其一 七夕 鹊桥仙 七夕寄外 鹊桥仙 其一 初至兖州报家大人 鹊桥仙 七夕雨过,逢冶湄令君初度,置酒庭前,遂成小词 鹊桥仙 其六 鹊桥仙 辛丑七悼罗夫人作 鹊桥仙·阁中芸冷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开展 心碎胆裂 鬥字旁的字 诲敕 麦字旁的字 吭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毛字旁的字 衅故 收存 偷天换日 包含蚓的成语 有如皎日 行字旁的字 厄字旁的字 高岸为谷 想结尾的成语 以退为进 久违謦欬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