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上问安南事

《上问安南事》

时间: 2025-05-10 08:59:51

诗句

上问安南事,安南风俗淳。

衣冠唐日月,礼乐舜乾坤。

瓦瓮呈醇酒,金刀破细鳞。

年年二三月,桃李一般春。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08:59:51

原文展示

上问安南事,安南风俗淳。
衣冠唐日月,礼乐舜乾坤。
瓦瓮呈醇酒,金刀破细鳞。
年年二三月,桃李一般春。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中,诗人询问安南(今越南)的情况,那里的人们风俗淳厚。人们的衣着和礼仪都有唐朝的影子,仿佛是唐朝的日月再现。当地人用瓦罐盛放醇香的美酒,金刀用来切割细小的鱼鳞。每年二三月,桃花和李花盛开,春天如同往年一样美丽。

注释

  • 安南:古代对今越南的称呼。
  • 风俗淳:形容当地风俗简单而纯朴。
  • 衣冠:指衣服与帽子,代指人们的服饰。
  • 唐日月:形容安南的风俗与唐代相似,光辉灿烂。
  • 礼乐:指礼仪和音乐,文化的象征。
  • 舜乾坤:舜是古代君主,代表礼仪的典范。
  • 瓦瓮:瓦制的罐子,盛酒的器具。
  • 金刀:象征制作精美的工具。
  • 细鳞:鱼的细小鱼鳞,象征丰收。
  • 桃李:象征春天的花开,代表生机与希望。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吴伯宗是明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而著称。他的诗作常常关注社会民生,善于描绘自然景观与人文情怀。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明代,正值中越文化交流频繁的时期。诗人通过对安南风俗的描绘,展现了他对邻国文化的欣赏与向往,反映了当时人们对外部世界的关注与探索。

诗歌鉴赏

《上问安南事》是一首极具人文关怀的诗。诗人不仅关心安南的风俗与生活,更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当地的文化魅力。诗的开篇“上问安南事”,直接引入主题,表明了诗人对于安南的关注与好奇。接着,诗人通过“衣冠唐日月,礼乐舜乾坤”两句,传达出安南的文化底蕴与历史渊源,暗示着与中原文化的深厚联系。

“瓦瓮呈醇酒,金刀破细鳞”则通过具体的生活细节,描绘了安南人们的日常生活,表现出一种淳朴而丰盈的生活状态。这种对生活细节的关注,增强了诗的亲切感和真实感。最后一句“年年二三月,桃李一般春”以桃李盛开的意象,象征着生机与希望,不仅展现了自然的美丽,也反映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期待。

整首诗在平实的语言中流露出诗人对安南人民生活的赞美与对文化认同的追求,情感真挚,充满了和谐的气息。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上问安南事:开篇直入主题,表明诗人对安南的关注。
  2. 安南风俗淳:描述安南的风俗纯朴,显示出对其文化的好感。
  3. 衣冠唐日月:通过衣饰的比喻,暗示安南文化承载着唐代的影响。
  4. 礼乐舜乾坤:强调礼仪与音乐的重要性,显示出安南文化的深厚底蕴。
  5. 瓦瓮呈醇酒:通过细节描绘,表现安南人们的生活情趣。
  6. 金刀破细鳞:展现当地人们的渔业生活,象征丰收与富饶。
  7. 年年二三月:指的是春天的季节,象征着生机与希望。
  8. 桃李一般春:通过自然意象,展现出安南的美丽春景。

修辞手法

  • 比喻:如“衣冠唐日月”,将安南的风俗比作唐代,突显其文化的辉煌。
  • 对仗:诗中多处使用对仗,如“礼乐舜乾坤”与“瓦瓮呈醇酒”,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意象:如“桃李”象征春天与生机,传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在于对安南文化的赞美与对邻国风俗的欣赏,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期待和对人文交流的重视。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安南:象征异域文化与邻国友好。
  2. 唐日月:象征辉煌的历史与文化传承。
  3. 瓦瓮:象征民间生活的朴实与丰盈。
  4. 桃李:象征春天的生机与希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安南”指的是哪个地区?

    • A. 今日越南
    • B. 今日泰国
    • C. 今日日本
    • D. 今日韩国
  2. 诗中使用了哪种修辞手法?

    • A. 拟人
    • B. 比喻
    • C. 排比
    • D. 夸张
  3. “年年二三月”指的是哪个季节?

    • A. 夏天
    • B. 秋天
    • C. 冬天
    • D. 春天

答案

  1. A. 今日越南
  2. B. 比喻
  3. D. 春天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 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杜甫《春望》

春望中同样描绘了春天的景象,但更侧重于国家的动荡与个人的忧虑,展现出与吴伯宗诗中和谐的对比。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白居易的作品着重于对自然的细腻观察和人际关系的感慨,反映出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联系,与吴伯宗的作品在主题上形成互补。

参考资料

  • 《明代诗人选集》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明代文学概论》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乙卯二月二日从川举吟社邀予同赋 送陈其政副使之任广东 隆教寺 晚泊千墩有感 高阳台 寄怀云姊,叠前韵 高阳台 和秋日泛舟湖上,用玉田《春感》韵 金缕曲 春阴 迎春乐 题云姊吟梅图 步蟾宫 题江干送别图 金凤钩 春暮感赋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寸字旁的字 阳儒阴释 目字旁的字 言字旁的字 苫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背义负信 巾字旁的字 肉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怒从心起 辐聚 符任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瓜李之嫌 包含煞的词语有哪些 伾文 豪迈不群 白字旁的字 嘿耳 中臆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