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5:48:1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5:48:15
作者:赵顼 〔宋代〕
每虔夕惕心,妄意遵遗业。
顾予不武资,何以成戎捷。
每到黄昏,我都虔诚地警惕自己的内心,妄想着能遵循先人的遗志。但我自己并没有武力的才能,怎么能成就军事的捷报呢?
诗中提到的“遗业”可以理解为先人的智慧和事业,暗示诗人与先人之间的关系,以及对传统的尊重和传承。诗人反思自己的能力和现状,显示出一种谦卑和对历史的敬畏。
作者介绍:赵顼,字子明,号东皋,宋代著名词人和诗人,以豪放的风格和深邃的思想著称。他的作品常常表现出对历史的思考和对人生的反省。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作于赵顼对个人能力和历史使命感的反思之际,可能是受到当时社会动荡和个人无力感的影响。他希望能够承继先人的事业,但却感到自身的不足。
这首诗在简短的字句中,蕴含了深厚的情感与哲思。诗人通过“每虔夕惕心”表达出一种对内心的深刻反省和对历史责任的自觉。这里的“妄意遵遗业”反映出诗人对先人遗志的敬仰与追随,但他又深知自身力量的不足,表现出一种谦卑的心态。这种对比不仅揭示了诗人的自我认知,也反映了他对历史与现实之间矛盾的思考。
整首诗流露出一种忧虑和无奈,诗人渴望继承光荣的传统,然而现实却让他感到无能为力。通过“顾予不武资”,诗人自省自己的能力,表达了对军事才能的渴望与对自己的否定,显得深沉而真实。整体上,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传达了深邃的哲理,引发读者对自身处境与历史使命的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全诗表达了对历史责任的敬畏和对自身能力的反思,表现出一种对理想的追求与现实的无奈。
诗中提到的“遗业”指的是什么?
A. 自己的财富
B. 先人的智慧与事业
C. 个人的成就
诗人对自己能力的态度是怎样的?
A. 自信
B. 无奈
C. 骄傲
“每虔夕惕心”中的“虔”字,最贴切的意思是什么?
A. 轻松
B. 虔诚
C. 疏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