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6:21:5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6:21:50
金缕曲 春阴
作者:屈蕙纕 〔清代〕
春在溟濛处。
怪眼底韶华,都被浓阴遮住。
庭院深深帘不捲。
只把沈檀香炷。
辜负却阳春几许。
屈指清明时已近,有何人约伴寻芳去。
试先绣,踏青履。
却将花事从头数。
恨几番芳菲萦梦,游踪迟暮。
万绿模糊天欲暝,不放斜阳一缕。
又奚待绿章催护。
闲煞海棠花下立,只听它双燕呢喃语。
似相对,诉愁绪。
春天在朦胧的地方。
那美好的春光,尽被浓厚的阴云遮蔽。
庭院深深,帘子不卷起。
只点燃一炷沉香。
真是辜负了这阳春时光。
清明时节已经临近,谁愿意约伴去寻芳呢?
尝试先绣花,然后再踏青。
却又要从头数花开几许。
恨的是几次芬芳的梦境,却仍然游荡于迟暮之中。
万物绿意模糊,天色渐暗,斜阳却不肯放下一丝光亮。
又何必等待绿章来催促呢?
闲闲地站在海棠花下,只听见燕子在呢喃。
似乎在对面诉说着愁绪。
作者介绍
屈蕙纕,清代女词人,生平不详。其诗词以细腻、柔美著称,常写春天、花卉和人事情感,风格多表现出女性特有的细腻与柔情。
创作背景
《金缕曲 春阴》创作于春季,正值清明时节。此时,正是万物复苏、春意盎然之际,诗人感受到春天的美好与时光的流逝,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珍惜和对逝去时光的惋惜。
《金缕曲 春阴》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天的氛围与诗人内心的情感。整首词以“春”字贯穿始终,表达了春天的美丽,却又因“浓阴”而显得略带阴郁。诗人通过描绘庭院的深邃和未卷起的帘子,营造出一种幽静而寂寞的氛围,反映出诗人内心的孤寂与无法相伴的惆怅。
诗中多次提及“清明时已近”,“何人约伴寻芳去”,表现了对友人相约共游的渴望与现实的无奈。诗人在春光中独自徘徊,虽有绣花的闲情,却又感到花事难以尽数,仿佛在暗示着生活的匆忙与花期的短暂。
最后,诗人通过“闲煞海棠花下立”“双燕呢喃语”将自己的孤独与燕子的呢喃相对比,生动地表现了内心的愁绪与外界的美好形成的鲜明对比,体现出一种深沉的感伤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春天的美景与诗人内心的孤独,表达了对春光的珍惜、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体现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现实中的无奈。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清明节是什么时候?
A. 春季
B. 夏季
C. 秋季
D. 冬季
填空题:诗人对春天的感受是__与__。
判断题:诗中提到的“海棠花”象征着春天的美好与诗人的孤独。 (对/错)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