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02:05:1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2:05:18
作者: 屈蕙纕 〔清代〕
类型: 古诗词
珠帘淡月黄昏候。
翠袖轻寒透。
玉楼人更比梅花瘦。
真一个神仙友。
凭画槛,沉吟许久。
寒意重同根知否。
未识人间清福,怎地能消受。
在淡淡的月光下,珠帘轻垂,我在黄昏时分静候。
轻薄的翠袖让人感到一丝寒意。
楼中的人比梅花更加消瘦,真是一个神仙般的朋友。
我倚靠在画槛上,沉吟了许久。
这寒意是否与我们的根源相知?
如果不曾体验人间的清福,怎能承受这份情?
本诗通过描绘黄昏时分的情景,表现出诗人对生活的感慨和对友人的思念。诗中提到的“梅花”象征着高洁和坚韧,反映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作者介绍: 屈蕙纕,清代女诗人,生活在艰难的历史时期,以她的诗作品质和细腻情感著称。
创作背景: 该诗创作于一种对传统生活方式的怀念中,表现了诗人在黄昏时分的孤独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女性地位的关注。
《迎春乐 题云姊吟梅图》展现了清代女性诗人的独特情感与思考。诗的开篇描绘了一幅黄昏时分的画面,淡淡的月光和珠帘相映成趣,营造出一种宁静却略显寒意的氛围。接着,诗人以“翠袖轻寒透”来暗示内心的孤寂。这种细腻的情感描写体现了诗人对季节变迁、人生无常的感悟。
在诗的后半部分,诗人自问寒意是否与友人同根,流露出对友谊的珍视和对人生意义的思索。未曾体验的“人间清福”,让人感受到一种对生活真实感受的渴望与无奈。整体而言,诗歌以清新淡雅的语言,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情感波动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描绘黄昏的景象和诗人内心的孤独,表达了对友谊的珍视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体现了深厚的情感与哲理思考。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翠袖”指的是什么?
A. 书卷 B. 衣袖 C. 珠帘
诗人对友人的评价使用了哪个词?
A. 高洁 B. 神仙友 C. 朋友
诗的情感基调是?
A. 快乐 B. 孤独 C. 愤怒
答案: 1. B 2. B 3. B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