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4:45:5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4:45:55
少 年 游 · 斜阳冉冉水边楼
作者:陈允平 〔宋代〕
斜阳冉冉水边楼。
珠箔水晶钩。
拍点红牙,萧吹紫玉,
低按小梁州。
双鸾已误青楼约,
谁伴月中游。
倦蝶残花,寒螀落叶,
长是替人愁。
在水边的楼阁上,斜阳慢慢地落下。
珠帘和水晶的钩子闪耀着光芒。
那拍打的点滴声如红牙般清脆,
悠扬的笛声如紫玉般动听,
轻轻按落在小梁州的曲调上。
双鸾已经误了青楼的约定,
谁能陪伴那月光下的游人?
倦了的蝴蝶与残花,寒冷的螳螂与落叶,
总是替人增添愁绪。
作者介绍:陈允平,南宋时期的词人,以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情感著称。他的词作常表达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及对美好事物的眷恋。
创作背景:本诗创作于南宋时期,社会动荡,生活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诗人常常通过描写自然与人事的结合,表达内心的忧伤与思考。
这首《少年游·斜阳冉冉水边楼》通过描绘水边楼阁的黄昏景象,引发诗人对过往美好时光的追忆与感慨。开头的“斜阳冉冉水边楼”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略显哀伤的氛围,随着日落,楼阁的美丽与宁静也渐渐被黑暗所吞没。诗中“珠箔水晶钩”的描写,突显了楼阁的华丽,暗示着辉煌之后的易逝。接下来的“拍点红牙,萧吹紫玉”,则通过音乐与自然的结合,展现出一种诗意的生活场景。
随着诗意的深入,诗人提到“谁伴月中游”,表达对伴侣的渴望与孤独感。双鸾误约的意象,象征着美好爱情的错失,而“倦蝶残花,寒螀落叶”则进一步强化了那种无法挽回的忧愁。这不仅是对个人情感的表达,也是对整个时代背景下人们普遍情感的反映:无论是繁华还是萧条,终究都难逃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描写黄昏的景象,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追忆与对失去爱情的惋惜,反映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愁苦。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斜阳冉冉”主要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
A. 早晨的阳光
B. 黄昏的宁静
C. 正午的热烈
D. 夜晚的星空
“双鸾已误青楼约”中的“双鸾”象征什么?
A. 朋友
B. 美人
C. 花朵
D. 月亮
整首诗的主题思想是什么?
A. 赞美自然
B. 表达孤独与惆怅
C. 讨论历史事件
D. 描绘繁华生活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