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咏从化景三首 其三 鼓楼济渡

《咏从化景三首 其三 鼓楼济渡》

时间: 2025-05-07 16:03:36

诗句

孤村临野渡,轻烟罥前渚。

借问往来人,孰是停桡处。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16:03:36

原文展示:

孤村临野渡,轻烟罥前渚。
借问往来人,孰是停桡处。

白话文翻译:

在一处偏僻的村庄旁边,有一条浅浅的河流,轻烟笼罩着河岸的沙洲。我向往来的人询问,谁知道船只停靠的地方在哪里呢?

注释:

  • 孤村:偏僻的村庄,表示位置的孤独和宁静。
  • :临近、靠近。
  • 野渡:野外的小渡口,指的是没有人烟的渡口。
  • 轻烟:缭绕在空中的薄雾或烟雾,营造出一种朦胧的意境。
  • :缠绕、笼罩。
  • 停桡:停靠船只的地方,桡是指划船的桨。

典故解析:

这首诗虽然没有直接引用特定的古典典故,但它体现了明代文人对自然景观的细腻观察与感受,反映了当时人们对乡村生活的向往与对自然的热爱。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黎邦璘(?-约1550年),明代诗人,字子昂,号白岩,晚号湖海散人,出生于江西。他以诗词著称,风格清新自然,善于描写山水田园,作品多流露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世的感悟。

创作背景:

《咏从化景三首》是黎邦璘在游历从化时创作的,表现了他对当地自然景观的赞美与感慨。此时的明代,文人逐渐回归自然,追求心灵的自由与宁静,诗中展现了这一时代的生活情趣与审美追求。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描绘了偏僻村庄的自然景色,展现出一种宁静而又深远的意境。开头“孤村临野渡”便勾勒出一幅静谧的乡村图画,村庄与渡口相依,形成了一种和谐的自然关系。接下来“轻烟罥前渚”,则通过“轻烟”这一意象,增添了朦胧的气氛,使整个画面更显得神秘而悠远,仿佛置身于世外桃源。

“借问往来人”一句,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思考与对人际关系的关注,向路过的人询问船只的停靠之处,反映出一种渴望交流的情感。最后一句“孰是停桡处”则将整个场景进一步深化,诗人既在探寻物理上的位置,也在探讨心灵的归宿。

整首诗在描绘乡村景色的同时,流露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传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体现了明代文人对田园生活的追求。诗中的意象与情感交织,使得这首诗既有视觉的美感,也有心灵的共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孤村临野渡:描写了一个偏远村庄,旁边有一条小渡口,表现了环境的孤寂与宁静。
  2. 轻烟罥前渚:轻烟缭绕在前面的沙洲,增强了诗的朦胧感,营造了神秘的氛围。
  3. 借问往来人:诗人向途经之人提问,表现出一种求知的渴望。
  4. 孰是停桡处:询问船只停靠的地方,暗示对生命方向和归宿的思考。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轻烟”比喻环境的宁静和恬淡。
  • 拟人:没有明显的拟人手法,但通过“借问往来人”赋予了自然与人之间的互动。
  • 对仗:诗句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展现了对自然景色的细腻观察与深刻感受,表达了诗人对宁静乡村生活的向往与对归宿的思考,体现了明代文人回归自然的生活哲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孤村:象征着孤独、宁静的生活。
  • 野渡:代表自然与人类生活的交汇点,暗示一种原始的生活方式。
  • 轻烟:象征着梦幻与朦胧的美,带有诗意的情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孤村”指的是: A. 一个繁华的城市
    B. 偏僻的村庄
    C. 大海边的渔村

  2. “轻烟罥前渚”中的“轻烟”主要表现了: A. 烟火的热闹
    B. 朦胧的氛围
    C. 明亮的阳光

  3. 诗人向谁询问停桡处? A. 朋友
    B. 往来的人
    C. 自己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登高》
  • 王维《鹿柴》
  • 李白《早发白帝城》

诗词对比:

与王维的《鹿柴》相比,两首诗都展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与追求,但王维的诗中更多的是对自然景色的赞美,而黎邦璘则更强调人与自然之间的互动与思考。王维的诗情更趋向于哲理性的沉思,而黎邦璘则在细腻的描写中流露出对生活的真实感受。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恭闻秉山人表谢急徵不赴荣侍因成拙句仰纪高 道服 诏知滁州军州事因题二首 寄金乡张赞善 新秋即事 送查校书从事彭门 送冯尊师 竹{左鼠右留} 真娘墓 送夏侯正言襄阳迎亲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面字旁的字 通衢大道 中道而止 鼻字旁的字 地震震级 袭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水字旁的字 性贿赂 空谈无补 长字旁的字 彪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聪明能干 重足而立,侧目而视 客兵 桑榆之景 贝字旁的字 包含饥的词语有哪些 肉圃酒池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