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3:26:1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3:26:18
瓢饮亭
作者: 葛立方 〔宋代〕
我不学许由隐烟雾,
得瓢不饮惟挂树。
又不学德义居虎丘,
带瓢入市多骑牛。
分无玉瓯囊古锦,
病渴文园只瓢饮。
下瞰金溪新结亭,
未须引吸如长鲸。
但愿金溪化为酒,
岁岁持瓢醉花柳。
我不学许由那样在烟雾中隐居,
手握瓢却只挂在树上不饮水。
我也不学德义之士居住在虎丘,
带着瓢走入市集,常常骑着牛。
没有玉瓯和古锦可分,
只是在文园中因渴而饮瓢水。
俯视金溪新建的亭子,
不必像鲸鱼那样大口吸饮。
但愿金溪能化作美酒,
让我年年持瓢醉卧花柳之间。
作者介绍:
葛立方,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作品多反映隐逸生活和自然情怀,具有清新脱俗的风格。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隐逸生活的环境中,反映了作者对物质的淡泊与对自然生活的向往。在当时社会,士人追求名利的风气盛行,葛立方以瓢饮亭为题,表达自己对这种风气的反思与拒绝。
《瓢饮亭》是一首充满隐逸情趣的诗,作者通过描绘自己与自然的关系,表达了对世俗名利的超脱与对简单生活的向往。全诗以“瓢饮”为线索,贯穿始终,瓢不仅是饮水的工具,更是隐逸生活的象征。首联中提到的“许由”与“德义”二人,代表了古代隐士与仁义之士的典范,而作者选择不学他们,说明他对传统价值观的反思。
接下来的几句,诗人通过对比,表现出自己虽然身处繁华市井,但心中依然向往简单的生活。无玉瓯、无古锦,体现出他对物质的无所谓。在描述金溪的新亭时,诗人用“下瞰”一词,展现了他俯视一切的从容态度,表现出一种洒脱。
最后两句则是全诗的高潮,渴望金溪化作美酒,象征着对生活乐趣的追求与对自然的亲近。诗中展现了一个理想的生活状态:在花柳之间,醉卧于自然中,享受生活的同时又不失自由。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全诗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世俗名利的超脱,展现了一种清新脱俗的生活态度。
意象词汇:
这些意象在诗中交织在一起,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的向往与对物质世界的淡泊。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许由”是如何生活的?
A. 隐居在山林
B. 追求名利
C. 游历四方
D. 居住于市井
诗人通过佩戴瓢的方式表达了什么?
A. 对物质的追求
B. 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C. 对名利的渴望
D. 生活的无奈
“金溪化为酒”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美酒的喜爱
B. 对自然的渴望与享受
C. 对生活的失望
D. 对友情的珍惜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将进酒》与《瓢饮亭》都表达了对饮酒的喜爱,但李白更强调豪放与人生短暂,而葛立方则更注重隐逸与自然的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