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送刘唐卿户曹擢第西归

《送刘唐卿户曹擢第西归》

时间: 2025-05-02 05:04:48

诗句

学道何关紫与青,发身聊假佛名经。

归来解尽程书缚,千古文章似建瓴。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5:04:48

原文展示:

送刘唐卿户曹擢第西归
作者:范成大

学道何关紫与青,
发身聊假佛名经。
归来解尽程书缚,
千古文章似建瓴。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学习佛道与紫色、青色有什么关系呢?
我只是在世间借用佛教的名号与经典。
回家后,我将解开所有的书本束缚,
古往今来的文章就像是倾斜的瓦片一样。

注释:

字词注释:

  1. 学道:学习道理或宗教思想。
  2. 紫与青:指佛教的教义或道理,紫与青可能暗指色彩的象征意义。
  3. 发身:指出世或离开世俗生活。
  4. 聊假:只是借用。
  5. 佛名经:佛教的经典。
  6. 解尽:解开、理解。
  7. 程书缚:指书本上的束缚或限制。
  8. 千古文章:古往今来的文章。
  9. 建瓴:形容文章的高明或才华。

典故解析:
诗中提到的“佛名经”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佛教的重视及其影响力,诗人借此表达对学问和人生的思考。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范成大(1126年-1193年),字景仁,号梅溪,南宋时期的著名诗人、词人和书法家。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常以山水田园为题材,表达对生活的热爱。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范成大送别好友刘唐卿之际,表达对他前程的祝福,同时也流露出对自身处境的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学习和人生的思考,表达了诗人对佛教的理解以及对传统文化的反思。开头两句以疑问句引入,质疑学习道理与色彩之间的关系,似乎在探讨学习的真实意义。接下来的句子则以“回家解尽程书缚”表明诗人对于书本知识的认知,想要摆脱其束缚,追求更高的理解和境界。最后一句“千古文章似建瓴”则是对自身才华的自信,暗含着对传统文学的继承与超越。

整首诗的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和对未来的期待,令人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学道何关紫与青:质疑学习道理与色彩的关系,暗示学习的真正目的。
  2. 发身聊假佛名经:表示自己只是在借用佛教的名号,强调学习的表面与内在的不同。
  3. 归来解尽程书缚:回到现实后要解开书本知识的束缚,寻求更高的理解。
  4. 千古文章似建瓴:感叹古今文章的高深,表明自身的抱负与志向。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文章比作“建瓴”,形象地表述才华与文学的关系。
  • 对仗:全诗结构对称,增强了节奏感和韵律美。

主题思想:
整首诗反映了对学问和人生的思考,强调知识的内在价值和自我超越的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紫与青:象征着佛教的教义与道理。
  • 佛名经:代表着传统文化与知识的积累。
  • 千古文章:象征着文化的积淀与传承。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学道何关紫与青”意指什么?
    A. 学习与色彩无关
    B. 学习与宗教有关
    C. 学习与生活无关
    D. 学习与自然有关

  2. “归来解尽程书缚”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态?
    A. 追求自由
    B. 对书本知识的厌倦
    C. 对人生的思考
    D. 以上皆是

  3. 诗中提到的“千古文章似建瓴”是用来形容什么?
    A. 文章的复杂
    B. 文章的深奥
    C. 文章的简单
    D. 文章的平淡

答案:

  1. A
  2. D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庐山谣》
  •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诗词对比:
与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相比,两首诗都表达了对友人离别的情感,但范成大的诗更注重个人的内心思考,而白居易则更强调自然景色与情感共鸣。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1. 《宋诗选》
  2. 《范成大诗文集》
  3.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辞典》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春秋战国门。华元 前汉门。平津侯 前汉门。刘圣公 六朝门。谢举 春秋战国门。颜回 唐虞门。舜妃 春秋战国门。武公 三代门。太公 春秋战国门。管仲 春秋战国门。豫让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蜜房 包含霖的词语有哪些 委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灰心短气 夕字旁的字 士字旁的字 包含颇的词语有哪些 豸字旁的字 舟字旁的字 忘情负义 生活书店 水火不避 眼不著砂 遗刺 子字旁的字 包含蕨的词语有哪些 窃虫 波峰 十捉九着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