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1:13:2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1:13:26
春愁
作者: 韦庄 〔唐代〕
寓思本多伤,逢春恨更长。
露沾湘竹泪,花堕越梅妆。
睡怯交加梦,闲倾潋滟觞。
后庭人不到,斜月上松篁。
这首诗表达了春天带来的愁苦和思念之情。诗人感叹,心中本就有许多伤感,到了春天更添愁苦。晨露沾湿了湘江的竹子,像是泪水;花瓣从越地的梅花上飘落,仿佛妆容被打翻。诗人睡得不安,梦中交错着忧愁与困倦,闲暇时独自举杯,酒水波光潋滟。后院里那个人始终未到,只有斜月映照在松竹之间。
韦庄(836年-910年),字子云,唐代诗人,晚唐时期的重要词人之一。他的诗词作品多以情感丰富、意境优美著称,深受后世喜爱。韦庄的生活经历颇具波折,身世显赫却屡遭政治风波,这种经历使他作品中的愁苦情感更显真切。
《春愁》创作于唐代,正值社会动荡与个人命运多舛时期。诗人常常借助春天的景象,表达内心的哀愁与思念。在这个季节,万物复苏,但同时也勾起了他对往昔的怀念与对失去的哀伤。
《春愁》是一首深具情感的诗作,韦庄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象,表达了内心深处的忧伤与思念。诗的开头便以“寓思本多伤”引入,直截了当地表达了诗人的心情。春天本是一幅美丽的画卷,但在诗人的眼中却成了愁苦的源泉。接下来“露沾湘竹泪,花堕越梅妆”,借用自然景象来比拟内心的悲伤,表达了他对逝去时光的无奈与渴望。
诗中“睡怯交加梦,闲倾潋滟觞”体现了诗人内心的矛盾,既渴望逃避又无法释怀,酒杯中的美酒似乎无法解忧,反而加深了他的孤独与思念。最后一句“后庭人不到,斜月上松篁”更是将思念的情感推向高潮,斜月照耀下的松竹,暗示着诗人对那人无尽的期盼与失落。
整首诗情感细腻,意象丰富,展示了韦庄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刻的生活体验。
整首诗通过春天的景象,表达了对逝去时光的怀念,对思念之人的无尽期待与深深的孤独感。诗人虽然身处春光明媚之中,但心中却充满了愁苦,体现出一种“春愁”的主题。
选择题:诗中“露沾湘竹泪”中的“露”指的是什么?
填空题:诗中“后庭人不到”表达了诗人对__的思念。
判断题:诗中使用的“斜月上松篁”是为了表现诗人的孤独感。 (对/错)
与韦庄的《春愁》相比,李白的《静夜思》同样表现了思念与孤独,但在意象和情感表达上更为直接和简洁。韦庄的诗则通过丰富的自然意象层层叠加,展现出更为复杂的情感。
通过对比可以发现,韦庄在细腻的情感描写上更胜一筹,而李白则以其豪放的个性和直接的情感表达著称。两者在表达思念时各有千秋,展现了唐代诗歌的多样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