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2:08:3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2:08:35
作者:韦庄 〔唐代〕
才喜中原息战鼙,又闻天子幸巴西。
延烧魏阙非关燕,大狩陈仓不为鸡。
兴庆玉龙寒自跃,昭陵石马夜空嘶。
遥思万里行宫梦,太白山前月欲低。
最近听说中原的战鼓终于停止了,又听说天子要前往巴西(陕西)巡视。
延烧魏阙的事情与燕国无关,陈仓的狩猎也不是为了捕捉鸡。
兴庆池的玉龙在寒冷中自顾自地跃起,昭陵的石马在夜空中嘶鸣。
我遥想万里之外的行宫梦,太白山前的明月似乎快要落下了。
韦庄(836年-910年),唐代著名诗人,字子云,号思玄,晚唐时期的文学家。他的诗风多样,既有豪放,也有婉约,作品中常蕴含对国家和个人命运的深思。
此诗创作于唐朝末年,正值国家动荡之际,诗人通过描绘战后景象与天子出巡的情景,表达对和平的渴望和对国家前途的忧虑。
《闻再幸梁洋》一诗展现了韦庄对国家安定和个人情感的深刻思考。诗的开头提到“中原息战鼙”,不仅表达了对战乱结束的欣慰,也隐含了对国家未来的希望。接着提到天子幸巴西,进一步强调了皇权的象征与朝政的稳定。然而,后面的“延烧魏阙非关燕”和“大狩陈仓不为鸡”则暗示了政治斗争与权力游戏的复杂,令人对国事深感忧虑。
在意象的描绘上,诗中“兴庆玉龙寒自跃”和“昭陵石马夜空嘶”展现了自然与人文的交融,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感慨。最后的“遥思万里行宫梦,太白山前月欲低”则引导读者思考人事无常与时光流逝,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孤独。
整首诗通过抒情与叙事相结合的方式,表达了诗人在动荡时代对国家和个人命运的深思,以及对和平生活的渴望,体现出深厚的历史感与人文关怀。
整首诗通过对国家局势的分析与个人情感的渲染,表达了诗人对和平的渴望、对政治斗争的忧虑以及对历史流逝的沉思,展现出深刻的人文关怀。
诗中提到的“中原息战鼙”指的是什么?
“延烧魏阙非关燕”意味着什么?
诗中“太白山前月欲低”表达了什么情感?
韦庄与杜甫的诗风有异曲同工之妙,韦庄在《闻再幸梁洋》中展现了对国家命运的忧虑与对和平的渴望,而杜甫在《春望》中则通过对国破家亡的感慨,抒发了对故国的深情。两者都体现了诗人对历史的深刻思考与个人情感的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