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秋庭

《秋庭》

时间: 2025-04-26 23:34:52

诗句

东园闲白日,庭户绝经过。

落叶听无尽,秋风来更多。

忽闻诛寇盗,莫厌事兵戈。

卖剑今谁是,愁云渺大河。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3:34:52

原文展示:

东园闲白日,庭户绝经过。
落叶听无尽,秋风来更多。
忽闻诛寇盗,莫厌事兵戈。
卖剑今谁是,愁云渺大河。

白话文翻译:

在东园里,阳光明媚而悠闲,庭院里没有人经过。落叶在耳边沙沙作响,秋风吹来更多的落叶。忽然听到剿匪的消息,不要厌倦这纷乱的战争。如今卖剑的人又是谁呢?愁苦的乌云笼罩着辽阔的大河。

注释:

  • 东园:指东边的园子,象征宁静和闲适。
  • 绝经过:没有人经过,形容环境的清幽。
  • 落叶听无尽:落叶声不绝于耳,暗示秋天的萧瑟。
  • 诛寇盗:剿灭盗贼,指战争的消息。
  • 兵戈:指战争,战斗的武器。
  • 卖剑:指出卖武器的人,可能暗示战乱中的人们生计问题。
  • 愁云渺大河:愁苦的心情如云雾般笼罩着大河,象征忧虑与无奈。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谢榛,明代诗人,字景洲,号兰亭,生于江西,擅长诗词和散文。他的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表达个人情感,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明代,正值社会动荡时期,国家战乱频繁,诗人通过描绘秋天的景象和内心的忧虑,反映了对战争的厌倦和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秋庭》是一首典型的抒情诗,通过描绘秋日的庭院景象,表达了诗人对时局的敏感和对平静生活的渴望。开篇以“东园闲白日”引入,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悠闲的氛围,这与后面的战争主题形成鲜明对比,突显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焦虑。

“落叶听无尽,秋风来更多”两句,描绘了秋天萧瑟的景象,落叶的声音无尽无休,仿佛在映衬着诗人的愁苦心情。秋风的吹来不仅带走了树叶,也带走了诗人心中的平静,传递出一种无奈与忧愁。

“忽闻诛寇盗,莫厌事兵戈”,突显了诗人对战争的反感。尽管身处宁静的环境,但内心却时时被外界的动荡所打扰,显示出对国家动乱的深切关注和对战乱生活的厌倦。

最后两句“卖剑今谁是,愁云渺大河”更是将诗人的内心世界推向高潮。卖剑的隐喻不仅指代那些为了生存而参与战争的人,更反映了社会的动荡与人心的无奈。愁云笼罩着大河,象征着国家的沧桑与个人的无力,令人不禁深思。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东园闲白日”:诗人置身于东园,感受宁静的阳光,表现出一种悠闲的生活态度。
    • “庭户绝经过”:庭院中没有人经过,突显出一种孤独和冷清。
    • “落叶听无尽”:耳边响起的落叶声,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秋天的萧瑟。
    • “秋风来更多”:秋风的到来带来了更多的落叶,暗示着生活的变迁与无常。
    • “忽闻诛寇盗”:突然听到剿匪的消息,打破了宁静,反映出外界的动荡。
    • “莫厌事兵戈”:提醒自己不要厌倦战争,传达出一种无奈的态度。
    • “卖剑今谁是”:探讨当前社会中参与战争的人,反映出对战争的深思。
    • “愁云渺大河”:愁苦的情感如云雾般笼罩着辽阔的大河,寓意着诗人对国家和社会的忧虑。
  • 修辞手法

    • 对比:诗中将宁静的东园与动荡的战争形成鲜明对比,突显内心的矛盾。
    • 意象:落叶、秋风、兵戈、愁云等意象交织,营造出深沉的情感氛围。
    • 拟人:将秋风和落叶拟人化,使情感更加生动。
  • 主题思想:全诗通过描绘秋天的宁静与内心的愁苦,表达了诗人对和平生活的渴望以及对战争的无奈和厌倦,反映了动乱时代人们的共同心声。

意象分析:

  • 东园:象征宁静与安逸。
  • 落叶:象征时光流逝与生命的脆弱。
  • 秋风:象征变化与无常。
  • 兵戈:象征战争与动荡。
  • 愁云:象征诗人的忧虑与无奈。
  • 大河:象征国家的命运与历史的沧桑。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东园”象征什么?

    • A. 战争
    • B. 宁静
    • C. 动荡
    • D. 忧愁
  2. “落叶听无尽”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 A. 快乐
    • B. 孤独
    • C. 忘却
    • D. 愤怒
  3. “卖剑今谁是”反映了诗人对社会的什么看法?

    • A. 支持
    • B. 无奈
    • C. 欢喜
    • D. 漠然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 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
  • 李白的《庐山谣》

诗词对比

  • 《春望》(杜甫):同样表现了战争带来的忧虑与对国家的关切,但更强调了身处乱世的无奈与悲痛。
  • 《赋得古原草送别》(白居易):则通过草的生长与凋零,表达了时间与生命的无常,与《秋庭》有相似的感慨。

解读:这两首诗都通过自然景象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情感,但各自的侧重点不同,体现了不同的历史背景与个人体验。

参考资料:

  • 《明代诗词选》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谢榛研究》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艾而张 答田征君 使至嵩山寻杜四不遇慨然复伤田洗马韩观主…赠杜侯杜四 驾出长安(一作王昌龄诗) 息夫人 夜渡吴松江怀古 宴郑协律山亭 早发始兴江口至虚氏 燕巢军幕 题九州院双鹤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却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以夷治夷 忏礼 茫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凶验 沮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重峦叠嶂 糸字旁的字 纸田墨稼 干字旁的字 戈字旁的字 牛蹄中鱼 碎身糜躯 包含堞的词语有哪些 大好河山 户字头的字 内向 豸字旁的字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及龄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