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18:37:0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18:37:08
婆娑桂树垂丹艳,
落落松枝偃翠英。
访古赏春俱有得,
不劳勤远事幽寻。
桂树摇曳,花色红艳,
松枝傲然,绿意盎然。
探访古迹,赏春之美,两者皆有收获,
不必辛苦远行,去追寻那些幽静的景致。
本诗并未直接引用特定的历史典故,但“访古”与“赏春”在古代文人中常见,表达了对历史的向往及对自然的热爱。
韩维,宋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其诗风清新脱俗,常以自然景物为题,表达自己的情感与哲思。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春日,诗人游览楚家宅,受到周围自然景物的启发,表达出对古文化和自然美的向往。
《和晏相公府东三咏 其二 楚家宅》是一首描写自然美景的诗作,诗中通过桂树与松枝的描写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美丽。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出桂花的艳丽与松树的挺拔,营造出一种和谐的自然氛围,表现了对春天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在诗的最后两句,诗人表达了对古迹与自然美的思考,认为这两者都能带来心灵的愉悦,且不必远行去寻求那些幽静的事物。这样的观点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哲学思考,强调了内心的满足和对身边美好的珍视。
整首诗融合了对自然的敏感观察与对古文化的深刻认知,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豁达。通过生动的意象与简练的语言,韩维成功地传达了他对春天和古文化的热爱,让读者在字里行间体会到自然与人文的和谐共存。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对自然美与古文化的热爱。诗人通过对身边景物的描绘,传达出生活中无需远行也能发现美的哲理,强调了一种对生活的淡然态度。
诗中提到的“桂树”最主要的颜色是什么?
A. 绿色
B. 红色
C. 黄色
诗人认为“访古赏春”有什么共同点?
A. 都需要远行
B. 都能带来收获
C. 都是浪费时间
“婆娑”一词用来形容什么?
A. 树影摇曳
B. 风声呼啸
C. 水波荡漾
答案:1-B,2-B,3-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