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8 02:00:1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8 02:00:11
《丑奴儿(咏梅)》
作者:陈亮 〔宋代〕
黄昏山驿消魂处,枝亚疏篱。
酝藉香风蜜打围。
隔篱鸡犬谁家舍,门掩斜晖。
花落花开总不知。
在黄昏时分,山边的驿站是令人消魂的地方;梅花的枝条稀疏地生长在篱笆旁。
香风轻轻地飘来,仿佛蜜蜂在围绕着花朵。
隔着篱笆,听见鸡犬的喧闹,不知道这是哪家的院落;门被斜晖掩盖。
花儿的凋落与绽放,似乎总是无法知晓。
陈亮,字良弼,号宰相,宋代诗人,生于北宋时期,后期以词风清新见称。他在文学上有着深厚的造诣,作品多以抒情和咏物见长,常表现出对自然的细腻观察和对人事的深刻思考。
《丑奴儿(咏梅)》创作于一个黄昏时分,陈亮在山驿处静静凝视着围篱外的梅花,感受到花开花落的无常与人生的孤独,因而作此词以抒发内心情感。
《丑奴儿(咏梅)》通过对梅花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细腻观察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诗的开头“黄昏山驿消魂处”便设定了一个幽静而略显忧伤的场景,黄昏时分,光线渐暗,气氛愈发宁静,令人感到一丝惆怅。接着“枝亚疏篱”,进一步描绘了梅花的孤芳自赏,花朵在疏篱间摇曳,似乎在独自享受着香气的温柔。
“酝藉香风蜜打围”,展现了梅花的芬芳与生命的活力,香风萦绕,带来甜蜜的感觉,仿佛在诉说着生命的美好。然而,现实却是“隔篱鸡犬谁家舍”,在这美丽的景象背后,诗人透过篱笆听见鸡犬的鸣叫,暗示着生活的琐碎与繁杂,增添了几分人间烟火气。
“门掩斜晖”则呈现了夕阳下的宁静与温柔,似乎在表达对时光流逝的感慨。最后一句“花落花开总不知”,更是升华了主题,暗示着对生命无常的感悟,人在自然面前显得渺小而无助。
整首词通过梅花的意象,传达了诗人对生命、孤独与时间流逝的深刻思考,情感细腻而深沉,给人以回味与启迪。
整首诗围绕梅花展开,借助梅花的孤独与芬芳,表达了诗人对生命无常的思考,以及在自然美中感受到的孤独与惆怅。通过细腻的描写,诗人传达了对生活的深刻感悟,既有对美的欣赏,也有对人生的思索。
诗中提到的“消魂处”指的是哪个时间段?
a) 早晨
b) 中午
c) 黄昏
d) 深夜
诗中“隔篱鸡犬谁家舍”意在表达什么?
a) 生活的宁静
b) 生活的琐碎
c) 生活的美好
d) 生活的孤独
诗的最后一句“花落花开总不知”强调了什么主题?
a) 爱情的美好
b) 时间的无情与生命的无常
c) 生活的快乐
d) 友谊的珍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