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3:52:0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3:52:05
永遇乐 纸窗日影
作者: 王夫之〔明代〕
笼月云轻,开萍水碧,问还似否。
落叶旋飞,雁声空度,未计閒情生受。
乍暖熏肌,残红上颊,睡眼半醒相逗。
却猜疑荔枝初剖,紫晕冰绡微透。
镜匣斜开,枕痕淡染,粉面如中卯酒。
含笑迎眸,回光相映,应念人消瘦。
乳雀低飞,岭云横度,巳怨暂时僝僽。
更只恐午梦将阑,未许偎人长久。
这首词描绘了一个温暖的春日午后,月光轻柔地洒落,水面碧绿,诗人问道:这样的景象是否依旧?落叶在空中旋飞,孤雁鸣声在空中回荡,未曾计较闲适的情绪所带来的影响。初春的暖意轻拂肌肤,脸颊上残留的红晕,似乎在与半睡半醒的我嬉戏。又似乎在猜测荔枝是否已经剖开,紫色的晕影透过冰纱微微显现。镜匣斜开,枕头上淡淡的痕迹染上了粉色的面容,如同酒醉的模样。微笑迎向视线,又似乎在映衬我的消瘦。乳雀飞低,岭上的云横亘在空中,已经在怨恨短暂的情绪。更何况,午后的梦境即将结束,不允许我与人长久相依。
王夫之(1619年-1692年),字而农,号湘云,江西人,明末清初著名的思想家、诗人和文学家。他的诗歌以清新灵动、意境深远著称,常常融入个人的情感与自然景象,表现出细腻的观察力和深刻的思考。
《永遇乐 纸窗日影》创作于明末时期,正值社会动荡,诗人对生活的细致观察和内心的情感流露,反映了他对当时社会状况的忧虑以及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这首词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春日午后的温暖与宁静,诗人借助自然景象的变化,表达了自己内心的情感波动。开篇的“笼月云轻,开萍水碧”,给人以清新的感觉,仿佛置身于轻柔的春风中。随着词句的推进,诗人从对自然景物的描写,逐渐转向对自己内心情感的探讨,尤其是那种淡淡的忧伤与对美好时光的渴望。
在词的后半部分,诗人通过“镜匣斜开,枕痕淡染”描绘了女子的美丽和微弱的睡意,展现了对爱情与亲密关系的向往。然而,随之而来的“应念人消瘦”则带有一丝无奈与感伤,暗示着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最后一句“未许偎人长久”,更是将整个词的情感推向高潮,表达了对短暂美好时光的珍惜与对长久陪伴的渴望。
整首词以春日的温暖为背景,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对短暂时光的珍惜,展现了人生的无常与对爱情的渴望。
词中“笼月云轻”的意思是:
A. 月光明亮
B. 月光被云层遮住
C. 月光被风吹散
D. 月光昏暗
“镜匣斜开,枕痕淡染”描绘的是:
A. 自然风光
B. 女子的美丽
C. 时间的流逝
D. 孤独的心情
这首词的主题主要是:
A. 对战争的感慨
B. 对爱情的渴望
C. 对人生的无奈
D. 对友情的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