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21:57:1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21:57:12
永遇乐
作者: 陆求可 〔清代〕
瑞叶飘零,瑶花淅沥,旋随风舞。
暗度南楼,寒深北岭,圆璧方圭处。
歌台密洒,僧寮深拥,留得袁安环堵。
试凭高一舒老眼,皓鹤白鹇失素。
月明林下,梅开山上,漫道撒盐飞絮。
三白虽宜,九衢欲冻,叹息贫家妇。
浅斟低唱,将军称快,不见纠纠葛屦。
凝望里侵凌萱草,压欹柳树。
落叶纷飞,瑶花轻落,随着风翩翩起舞。
悄然经过南楼,寒意深重的北岭,圆形的玉璧和方形的圭器正处在此。
歌台上细雨纷洒,僧舍深藏,留下的是袁安的清贫之境。
试着向高处舒展老眼,皓鹤和白鹇失去了往日的色彩。
月光明亮照在林下,梅花在山上盛开,漫道盐撒飞絮。
三白虽好,但九衢却寒冷,令人叹息贫家的妇女。
浅浅地斟酒低声吟唱,将军称赞畅快,却不见那些纠缠的鞋履。
凝视中,萱草被侵凌,柳树也被压得倾斜。
作者介绍:陆求可,清代诗人,生活在动荡的时代,作品大多表现对人生的思考与对社会的感悟。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清代,正值社会动荡,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生活情境,反映心中对社会的无奈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永遇乐》是一首充满画面感的词作,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现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对现实困境的无奈。开篇以“瑞叶飘零”引入,营造出一种轻盈而又略显悲凉的氛围,随即转入对南楼与北岭的描写,展现出冬日的冷峻。接着,诗人提到“袁安环堵”,以历史人物的清白来映衬自己的贫困,透露出对理想生活的渴望与对现实的反思。
在表现个人情感的同时,诗人还将目光投向社会,提到“贫家妇”的叹息,揭示了社会底层人们的艰辛与无奈。在最后几句中,诗人用“浅斟低唱”来表达内心的苦闷与不甘,虽然将军称快,却无法改变生活的艰辛。
整首词作中,诗人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展现出清新的意象和深刻的情感,使作品具有了独特的艺术魅力。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困境的无奈,揭示了诗人在动荡社会中的苦闷与情感挣扎。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陆求可是哪一代的诗人?
诗中提到的“袁安”是象征什么?
“三白虽宜”中的“三白”指的是哪些事物?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