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永遇乐 戊戌闰中秋

《永遇乐 戊戌闰中秋》

时间: 2025-04-26 18:55:49

诗句

恨海填平,情天补就,月共秋驻。

秋半偏双,月圆却再,减了閒风雨。

井梧知信,又开一叶,罗荐较凉前度。

想沈沈、青冥万里,此情此夜尤苦。

殷勤露下,把杯重问,也算平生希遇。

虬箭声添,鸾箫约爽,不少伤心处。

干卿何事,清辉依旧,更按桂花新谱。

便鸦啼、纹窗影转,忍教睡去。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8:55:49

原文展示

永遇乐 戊戌闰中秋
作者: 厉鹗 〔清代〕

恨海填平,情天补就,月共秋驻。
秋半偏双,月圆却再,减了閒风雨。
井梧知信,又开一叶,罗荐较凉前度。
想沈沈青冥万里,此情此夜尤苦。
殷勤露下,把杯重问,也算平生希遇。
虬箭声添,鸾箫约爽,不少伤心处。
干卿何事,清辉依旧,更按桂花新谱。
便鸦啼纹窗影转,忍教睡去。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词表达了作者对中秋佳节的思念与感慨。诗中提到海洋的恨意被填平,感情的天空得以修补,明月与秋天共同驻留。正值秋半,月圆之时,却又减少了平日里的风雨。井梧树知晓信义,又开出一片新叶,相比之前的凉意更显清新。作者想象着深邃的天空和辽阔的万里,此情此夜更加苦涩。殷勤地在露水下,举杯再次询问,这也算是我平生的美好相遇。虬箭声声,鸾箫轻鸣,让人心中不免伤感。你为何如此,清辉依旧,且重新谱写桂花的乐曲。只听见鸦啼声中,窗影摇曳,让我无法入眠。

注释

  • 恨海填平: 表达对过去不幸的遗憾,恨意如海波一般,现已平静。
  • 情天补就: 形容情感的天空得到修复,安宁。
  • 井梧: 指的是梧桐树,古时寓意信义。
  • 虬箭: 古代乐器,增加了音乐的悲伤气氛。
  • 桂花新谱: 重新创作关于桂花的乐曲。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厉鹗(约1852-1908),字惟良,号颐庵,清代诗人,以词作见长,风格多变,兼具古典与现代气息。

创作背景: 此词作于戊戌年中秋,恰逢闰月,诗人借中秋之际,表达对过往情感与美好回忆的追忆,融合个人的悲欢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永遇乐》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情感,传达了诗人对中秋佳节的感悟与思考。诗中以月亮和秋天为主线,描绘了一个宁静而又充满思念的夜晚。开篇“恨海填平”迅速引入情感的深度,表现出诗人对往昔的释怀。接着,诗人通过“情天补就”来暗示内心的愈合,这种对比使得情感更加饱满。

随着诗句的展开,诗人将目光投向自然,强调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诗中提到的“井梧知信”不仅表现了生命的延续,更是对真挚情感的期待。而“把杯重问”的情景则突显了对过往相遇的珍重与感怀。最后,随着夜色的加深,诗人感受到的孤独与无奈愈发强烈,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渴望与无奈的现实。

整首词以柔美的笔调,抒发了对中秋的思念与对人生无常的感悟,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与情感深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恨海填平: 过去的痛苦与遗憾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渐渐消退。
  2. 情天补就: 经过时间的洗礼,情感得以修复,心灵回归平静。
  3. 秋半偏双: 意指秋天已过半,月亮正好圆满,象征完美与美好。
  4. 减了閒风雨: 安静的夜晚少了风雨的干扰,表达人心的宁静。
  5. 井梧知信: 井中的梧桐树开出新叶,象征重新的信任与希望。
  6. 此情此夜尤苦: 反映了对美好时光的怀念,心中却有所苦恼。
  7. 把杯重问: 反复询问过去的美好,表达对相遇的珍重。
  8. 虬箭声添: 增添了夜晚的音乐,渲染出伤感的气氛。
  9. 更按桂花新谱: 重新谱写桂花的乐曲,表示对美好回忆的再现。

修辞手法:

  • 比喻: “恨海填平”比喻内心的释怀。
  • 拟人: “井梧知信”赋予自然以人性化的情感。
  • 对仗: 词中使用对仗手法,增强了韵律感和美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词通过描绘中秋的美好与思念,表达了对过往情感的怀念与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具有深刻的情感基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明月: 象征团圆与思念。
  • 秋天: 代表成熟与丰收,也暗示着时光的流逝。
  • 井梧: 象征信义与希望。
  • 桂花: 象征着美好与纯洁,常与中秋相联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恨海填平”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伤心
    • B. 释怀
    • C. 喜悦
  2. 诗中的“井梧”象征了什么?

    • A. 希望与信义
    • B. 孤独
    • C. 美好
  3. 诗人为何在夜晚感到“尤苦”?

    • A. 因为孤独
    • B. 因为美好的回忆
    • C. 因为月亮的圆满

答案:

  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的《水调歌头》
  • 李白的《静夜思》

诗词对比: 对比苏轼的《水调歌头》,同样表达了对月亮与亲人的思念,但苏轼的词更显豪放与洒脱,而厉鹗的词则更多地渗透着细腻的情感与沉重的思索。

参考资料

  • 参考书目:
    • 《清代词人选集》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诗词曲赋解析》

相关诗句

相关查询

望月有怀(一作康庭芝诗,一作沈佺期诗) 巫山高(一作沈佺期诗) 端州别袁侍郎 游韶州广界寺 冬宵引赠司马承祯 幸少林寺应制 春日山家(一作春泉洗药) 饯湖州薛司马 送永昌萧赞府 桂州三月三日(一作桂阳三日述怀)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田字旁的字有哪些?带田的汉字大全 暮去朝来 论堂 俭静 鹿字旁的字 一样 自毁长城 阒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荡的笔顺怎么写?这份荡字笔顺详解,助你正确书写汉字_汉字笔顺学习 目挑心悦 壮布 代表顺利的字有哪些_吉祥字大全及寓意解析 漠不关情 攴字旁的字 木字加偏旁的字有哪些_木字加偏旁汉字详解 秃宝盖的字 雀屏中选 馁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三撇旁汉字大全_带三撇的汉字详解 天从人愿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