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0 09:53:3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09:53:37
永遇乐 病中
作者: 徐灿 〔清代〕
翠帐春寒,玉炉香细,病怀如许。
永昼恹恹,黄昏悄悄,金博添愁炷。
薄幸杨花,多情燕子,时向琐窗细语。
怨东风一夕无端,狼藉几番红雨。
曲曲阑干,沉沉帘幕,嫩草王孙归路。
短梦飞云,冷香侵佩,别有伤心处。
半暖微寒,欲晴还雨,消得许多愁否。
春来也愁随春长,肯放春归去。
在春寒的翠色帐幕中,玉炉里的香烟轻轻飘散,我的心情如此忧伤。
漫长的白昼让我感到无精打采,黄昏时分静悄悄地降临,金色的烛光更添愁绪。
薄情的杨花和多情的燕子,有时在窗前轻声细语。
我怨恨东风,昨夜无端的袭来,几次红雨落下,满地狼藉。
曲折的栏杆,沉重的帘幕,嫩草的归路让我感到无尽的惆怅。
短暂的梦如飞云般飘逝,冷香逐渐侵袭佩饰,心中另有一番伤感。
半暖的气候微寒,时而想要放晴,却又难免降雨,这样的天气让我心中烦忧。
春天来了,愁绪随春天一起长存,真不愿意让春天离去。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徐灿,清代诗人,生活在一个盛行文人雅集和诗词交流的时代。他的诗词以细腻的情感和丰富的意象著称,常常表达个人的内心感受。
创作背景:
《永遇乐 病中》写于病中,表露出诗人对春天的渴望与对病痛的无奈,反映了当时人们在生活压力下的情感挣扎。
《永遇乐 病中》是一首充满春天气息的抒情词,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病中感受到的春天的温暖与冷漠。开篇的“翠帐春寒”与“玉炉香细”引人入胜,展现了春天的美好与诗人内心的孤寂。随着诗句的深入,诗人描绘了自己在病痛中面对漫长白昼的无奈,黄昏的安静与金色烛光的映衬,使得愁绪愈加浓重。
“薄幸杨花,多情燕子”的意象引入了春天的生机,却也暗含了对时光无情的怨恨。东风的无端袭来,让诗人感到更加无助,狼藉的红雨则象征着内心的烦乱与不安。诗中的“短梦飞云,冷香侵佩”表现了病中人对梦境的渴望与无奈,冷香的侵袭更是加深了孤独感。
最后,诗人以“春来也愁随春长”的感慨,表达了对春天的期待与对愁苦的无奈,展现出一种深沉的思索。整首词情感真挚,意象丰富,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无奈与对春天的渴望,使得这首词在清代诗词中闪耀着独特的光彩。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词表达了诗人在病痛中对春天的渴望与愁苦,体现了生与死、希望与失落之间的深刻思考,充满了对生活的无奈与期盼。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翠帐”象征什么?
A. 痛苦
B. 春天的生机
C. 冷漠
“怨东风”中东风代表什么?
A. 春天的到来
B. 诗人的病痛
C. 无情的时光
整首词的情感基调是什么?
A. 欢乐
B. 忧伤
C. 愤怒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