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02:05:2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2:05:27
王岩起乐斋
作者: 李弥逊 〔宋代〕
漫浪行地一舟虚,
神手逢场乐有馀。
客里纵令怀旧国,
公家何必爱吾庐。
饱知世事同分鹿,
肯为时名更羡鱼,
吏退晴窗春睡足,
牙签狼籍满床书。
整首诗可以翻译为:
在这波浪翻滚的地方,我的船仿佛虚无缥缈;
在这欢乐的场合中,我的技艺显得游刃有余。
即使身处他乡,怀念故国的情感依然存在;
但为何要如此执着于我的小家呢?
我早已明白世事如同分鹿,
难道为了名利而更羡慕那些鱼吗?
官员们退去后,我在晴窗下春睡足;
书本散乱在床上,像牙签般狼藉。
李弥逊,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作品展现了对生活的深刻思考和对世事的独特见解。其诗风多表现出一种洒脱与无奈,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复杂性。
该诗作于一个政治动荡或个人处境艰难的时代,诗人通过对自身境遇的描绘,表达对生活的感悟与对世事的无奈。
《王岩起乐斋》是一首充满哲理的诗,诗人通过对比自身的状况与世事的变迁,展现了对生活的深刻反思。诗中的“漫浪行地一舟虚”,描绘了在生活的波澜中,个体的渺小与无奈。紧接着“神手逢场乐有馀”则是对自身才华的自信与肯定,尽管处境不佳,仍然能够在某些场合中展现自我。
在诗中,诗人对故国的怀念和对家庭的执着显得尤为复杂,“客里纵令怀旧国,公家何必爱吾庐。”这两句揭示了诗人对家国情怀的矛盾心理,既想念故乡,又意识到对个人安逸的追求似乎是过于执着。
此外,诗中提到的“吏退晴窗春睡足,牙签狼籍满床书”,让人感受到一种淡然与自在的生活态度。在烦嚣的官场与现实生活中,诗人选择了隐居与宁静,书籍则是他内心世界的寄托。
整首诗通过对比、反思,展现出诗人对人生的深刻理解,表达了一种超然于名利之外的生活态度,透出几分对世俗的冷淡与对自我内心的追求。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对生活的反思与对世俗名利的冷淡,表达了诗人对内心安宁与宁静生活的向往。
“漫浪行地”指的是什么?
A. 船的旅程
B. 人生的波折
C. 自然景象
D. 以上都是
诗中“羡鱼”是比喻什么?
A. 对名利的追求
B. 对家庭的关心
C. 对故国的怀念
D. 对春天的渴望
诗人的态度如何?
A. 怨恨世事
B. 超然物外
C. 追求名利
D. 对生活无所谓
答案:1.D 2.A 3.B
李白《将进酒》与李弥逊《王岩起乐斋》的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