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7:38:4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7:38:41
蓦山溪
作者: 谢懋 〔宋代〕
厌厌睡起,无限春情绪。
柳色借轻烟,尚瘦怯东风卷舞。
海棠红皱,不奈晚来寒,
帘半卷,日西沉,寂寞闲庭户。
飞云无据。化作冥濛雨。
愁里见春来,又只恐愁催春去。
惜花人老,芳草梦凄迷,
题欲偏,琐窗纱,总是伤春句。
诗人懒懒地从睡梦中醒来,心中涌起无限的春日情绪。柳树的颜色在轻烟中依稀可见,仿佛在东风中轻轻舞动,却又显得瘦弱而怯懦。海棠花的红色在晚来的寒冷中显得有些皱缩,窗帘半卷,夕阳西沉,庭院显得寂寞而空旷。飞云飘浮无定,似乎化作了细密的雨。愁绪中我又看到了春天的到来,却又担心愁苦会催促春天的离去。惜花的人已渐渐老去,芳草梦中充满了凄迷的情感,题写的诗句却偏偏总是伤春的感伤。
作者介绍:谢懋,宋代诗人,以词作闻名,擅长描写春景与离愁,作品中常有细腻的情感表达。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春天,诗人通过描绘春景与个人情感的结合,表现出对春天的向往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蓦山溪》是谢懋在春天时节所作,诗中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春天的美丽与人们内心的愁苦。诗的开头以“厌厌睡起”引入,传达出一种懒散的状态,似乎在暗示诗人对生活的无奈与倦怠。接着,诗人以“柳色借轻烟”描绘了春天的生机,但又通过“尚瘦怯东风卷舞”表现出这种生机的脆弱,营造出一种对春天的渴望与不安。
“海棠红皱,不奈晚来寒”一句,展现了春花虽美,却也难逃寒冷的侵袭,这不仅是对自然的观察,也是对人生无常的感慨。诗人在夕阳西沉时的寂寞感,与后文“愁里见春来”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表现出对生活中乐观与悲伤的交织。
整首诗的情感深邃,虽然描绘了春天的美好,但却始终弥漫着一丝愁苦和对时间流逝的无奈,突显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诗歌通过描写春天的美好与个人的愁苦,反映出人对时光流逝的无奈与对美好事物的珍惜,表现了对春天的向往与对人生无常的深刻思考。
诗词测试:
诗中“柳色借轻烟”主要表达了什么?
“惜花人老”中“惜花”指的是?
诗中所描绘的情感主要是: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李清照的《如梦令》同样描绘了春天的美好,但其侧重于个人情感的细腻描绘,而谢懋的《蓦山溪》则在春景中融入了更多的愁苦与时光流逝的感慨,形成了鲜明的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