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杏花天(春思)

《杏花天(春思)》

时间: 2025-04-28 02:26:56

诗句

海棠枝上东风软。

荡霁色、烟光弄暖。

双双燕子归来晚。

零落红香过半。

琵琶泪揾青衫浅。

念事与、危肠易断。

馀酲未解扶头懒。

屏里潇湘梦远。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02:26:56

原文展示:

杏花天(春思)

海棠枝上东风软。
荡霁色烟光弄暖。
双双燕子归来晚。
零落红香过半。
琵琶泪揾青衫浅。
念事与危肠易断。
馀酲未解扶头懒。
屏里潇湘梦远。


白话文翻译:

春风轻柔,海棠花枝在摇曳,
晴空的色彩映衬着温暖的阳光。
燕子成双归来却已经晚了,
芬芳的红花已经零落过半。
琵琶声中泪水沾湿了我的衣衫,
思念的事情让我心情紧绷易断。
醉意未消,扶着头懒懒无力,
屏风后潇湘的梦却远在天边。


注释:

字词注释

  • 海棠:一种花,象征春天的美丽与柔情。
  • 东风:指春风,象征温暖和新生。
  • 荡霁色:晴天的色彩,形容天气晴朗。
  • 燕子:春天的候鸟,象征春天的到来。
  • 琵琶:一种乐器,常用来表达情感。
  • 青衫:指年轻人的衣服,可能象征青春。
  • 潇湘:指湘江,常用来代表乡愁和思念。

典故解析

  • 潇湘:在古代文学中,潇湘常常被用作思乡的象征,与离愁别绪相关联。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谢懋,宋代诗人,生活在政治动荡的年代。他的诗风细腻,善于描写春日的景象和内心的情感,常常融入个人的思考与对生命的感悟。

创作背景: 《杏花天(春思)》创作于春天,正值花开之际,诗人通过描写春天的景象,表达对往事的追忆与思念,反映出当时社会动乱带来的心理感受。


诗歌鉴赏:

《杏花天(春思)》是一首描写春天景象的古诗,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勾勒出一幅春日的画面。开篇以“海棠枝上东风软”引入,展现了春天的温暖与生命的气息。接着“荡霁色烟光弄暖”,描绘了阳光洒在大地上的美丽景象,给人一种温馨的感受。

然而,诗中并不是单纯的春日欢愉,随着“双双燕子归来晚”的出现,诗人似乎感受到一种惆怅。燕子虽归,却已是晚归,暗示着时光的流逝与无奈。接下来的“零落红香过半”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花香已经散去,留下的只是对往昔的追忆。

“琵琶泪揾青衫浅”一句,更是让人感受到内心的悲伤与思念,似乎在诉说着对往事的难以释怀。诗人在醉意未消的状态下,感受着心头的烦闷和困倦,最终“屏里潇湘梦远”,让人感受到对于未来的迷茫与无奈。

整首诗以春天的美丽景象为背景,夹杂着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表现出一种春天的美好与人生的无常,给读者留下深刻的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海棠枝上东风软:描写春风轻柔,海棠花盛开的场景,暗示春天的到来。
  2. 荡霁色烟光弄暖:晴空下的阳光和烟雾交融,营造出温暖的氛围。
  3. 双双燕子归来晚:燕子回归的景象,象征春天的到来,但“晚”字增加了些许惆怅。
  4. 零落红香过半:花瓣已然凋零,暗示美好事物总会逝去。
  5. 琵琶泪揾青衫浅:琵琶声中流泪,衣衫沾湿,表达深切的情感。
  6. 念事与危肠易断:思念往事让人心情紧绷,易感脆弱。
  7. 馀酲未解扶头懒:醉意未清,身体疲惫,表现出内心的无力感。
  8. 屏里潇湘梦远:梦境中的潇湘遥不可及,折射出对未来的渴望与失落。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春天的景象比作温暖的情感,增强诗的情感表达。
  • 拟人:春风、燕子等自然元素被赋予人的情感,增加了诗的生动性。
  • 对仗:如“青衫浅”与“琵琶泪”等,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写春天的美景,反映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往事的思念,表达了对生命短暂与美好事物逝去的感慨,体现了人生的无常和对未来的迷茫。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海棠:象征青春和美丽,代表着春天的生机。
  • 燕子:象征希望与归属,传达思念的情感。
  • 琵琶:传达内心情感的乐器,象征音乐与情感的结合。
  • 潇湘:象征思乡与遥远的梦境,反映出对过往的追忆。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海棠”象征什么? A. 秋天的凋零
    B. 春天的生机
    C. 冬天的寒冷

  2. “双双燕子归来晚”中“晚”字传达了什么情感? A. 快乐
    B. 惆怅
    C. 期待

  3. 诗中提到的“琵琶泪”意指什么? A. 欢乐
    B. 思念与悲伤
    C. 冷漠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晓》 by 孟浩然:描写春天景色,表达对春天的喜爱。
  • 《赋得古原草送别》 by 白居易:同样表达了对自然的感悟和离别的情感。

诗词对比

  • 《春望》 by 杜甫:两首诗都描写春天,但杜甫的诗更侧重于对国事的忧虑,而谢懋的《杏花天》则更注重个人情感的抒发。

通过对比,可以看出不同诗人在春天这一题材下所表现的情感与思想的差异,体现了诗词的丰富性与多样性。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1. 《宋诗三百首》
  2. 《中国古代诗词选》
  3. 《唐宋词鉴赏辞典》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沁园春·夜来斗庵 沁园春 送杨伯可 沁园春·列鼎雄豪 沁园春 甲寅立夏日同万红友吴天石过云臣斋头赏牡丹作 沁园春 其十七 李渭清赠龙须一茎赋此酬之 沁园春 偶兴。和王阮亭韵二首 其一 沁园春 沁园春 寄题徐道力玉禾堂 沁园春 沁园春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釒字旁的字 骄侵 皮字旁的字 征朝 切响 批砉导竨 攴字旁的字 牛字旁的字 猴子救月 苋陆 丽句清词 沙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一毫莫取 鲑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皿字底的字 糖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形貌昳丽 浅说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