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09:12:3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09:12:32
浪淘沙令
黄道雨初乾。霁霭空蟠。
东风杨柳碧毵毵。
燕子不归花有恨,小院春寒。
倦客亦何堪。尘满征衫。
明朝野水几重山。
归梦已随芳草绿,先到江南。
在黄道上的雨刚刚停歇,天空清澈明朗。
东风吹拂着碧绿的杨柳,显得生机盎然。
燕子不再归来,花儿因而显得怨恨,
小院里依然春寒料峭。
疲惫的客人又怎能忍受这种情景呢?衣衫上满是尘土。
明天的野水流经多少重山?
归乡的梦已经随着芳草的绿意而去,先到达了江南。
此诗没有明显的历史典故,但通过描写春景、燕子、归梦等,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的感悟和对故乡的思念。在《唐诗三百首》中,相似的主题常常出现,表现了游子对故乡的深切眷恋。
作者介绍:谢懋,宋代诗人,以其细腻的情感和清新的意象著称。其作品多能传达个人情感与社会现实。
创作背景:这首《浪淘沙令》创作于春季,诗人正值旅途之中,因雨后春寒而感到孤独与思乡之情。春天是万物复苏的时节,但诗中的景象却显得冷清,正反映了诗人内心的矛盾。
这首《浪淘沙令》以细腻的描写和清新的意象展现了春天的景象与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开篇的“黄道雨初乾”勾勒出雨后清新的气息,紧接着“霁霭空蟠”则让人感受到晴朗的美好。东风吹拂,杨柳依依,呈现出一种充满生机的自然景象。
然而,随后的“燕子不归花有恨”,则转入了诗人内心的失落与寂寥。燕子的归来是春天的象征,而它不归则暗示着一种失落与遗憾。小院的“春寒”更是映射出诗人心中的孤独与寒冷。这种情感随着“倦客亦何堪”的叹息愈发加深,表达了旅人对归属的渴望与无奈。
最后几句,诗人以“归梦已随芳草绿”寄托了对故乡的思念,芳草的绿意象征着生机和希望,而“先到江南”则是对归乡的向往和期待。整首诗在对美好春景的描述中,蕴含着浓厚的个人情感,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细腻观察和深刻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表现诗人对春天的热爱与对故乡的思念,通过自然景象与个人情感的交融,展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无奈。
诗词测试:
“黄道雨初乾”中的“黄道”指的是:
A. 一种气候现象
B. 古代天文学中的吉祥象征
C. 诗人的名字
诗中“倦客”指的是:
A. 旅途中的人
B. 诗人的朋友
C. 一只鸟
诗中提到的“江南”象征着:
A. 诗人的家乡
B. 繁华与美好
C. 旅途的终点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