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22:33:1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22:33:10
咄咄紫桑久卜邻,
轩轩少室竟何人。
一丘奇兴心犹远,
千古论交迹未陈。
奋锸自随天地阔,
园林好在岁时新。
东风相逐经行处,
花草禽鱼不计春。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和自然的怀念与思考。诗人提到紫桑树旁的邻居已经很久没有相聚,而那座高耸的少室山中又有多少人呢?一座丘陵里,有着奇特的兴致,但自己的心却仍然遥远。千古以来的交往之道,至今仍未被完全阐述。手持锄头随心所欲地耕作,天地广阔,园林的美好在于四季的变化。东风随着春天的脚步而来,花草和鸟鱼在此处生长,却不再计较春天的流转。
廖行之,宋代诗人,生活在一个社会动荡与文化繁盛的时代。他的诗作常常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际关系的思考,风格清新自然。
此诗写于游览归来的时候,诗人通过对园林的描写,表达了对友谊的思考和对生活的感悟,适应了当时人们对自然与人文的细腻追求。
《和游归来园韵》是一首充满自然气息和人文情感的作品,诗人在游历归来后,回望曾经的友谊与自然景致,情感深厚而细腻。诗中的“咄咄紫桑”引发对邻里的思念,而“轩轩少室”则传达出对高远志向的追求。诗人以“千古论交”来思考友谊的意义,显示出对人际关系的深邃思考。接着,诗人转向自然,描绘园林的四季变化,表达了对生命流转的感慨。“东风相逐”的意象,不仅描绘出春天的来临,更象征着生命的复苏和希望的到来。整首诗以自然为背景,融入了深邃的人文思考,使得诗歌在清新中透露出哲理的深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人通过什么意象表达对邻里的思念?
A. 紫桑
B. 少室
C. 东风
D. 园林
“千古论交”主要反映了诗人对什么的思考?
A. 友谊
B. 自然
C. 生活
D. 忍耐
诗中提到的“东风”象征着什么?
A. 冬天
B. 春天
C. 夏天
D. 秋天
将廖行之的这首诗与陶渊明的《归园田居》进行对比,可以发现二人都对自然和田园生活有着深切的热爱,但廖行之更侧重于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联系,而陶渊明则更强调个体的隐逸和自我修养。两者在风格上相似,但情感基调却有所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