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和惜香红二首

《和惜香红二首》

时间: 2025-05-07 23:39:42

诗句

韬藏馥郁保天真,珍重芳姿肯殢人。

莫道清高便无韵,春来谁是解全身。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23:39:42

原文展示

韬藏馥郁保天真,
珍重芳姿肯殢人。
莫道清高便无韵,
春来谁是解全身。

白话文翻译

整首诗的意思是:把芬芳的气息深藏起来,保持自然的天真,珍惜那娇美的姿态,谁愿意轻易让人沉醉。不要认为清高就没有韵味,春天来临时,谁能真正懂得其全貌呢?

注释

字词注释

  • 韬藏:隐藏、收敛。
  • 馥郁:香气浓郁。
  • 殢人:使人陶醉或沉迷。
  • 清高:指品行高洁,傲然独立。
  • 全身:整体、全貌。

典故解析: 诗中没有明显的典故,但“春来”暗示了自然的轮回与生命的复苏,反映出对生命和美的思考。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廖行之是宋代诗人,生活在一个文化繁荣的时期。他的诗歌风格清新脱俗,常常表达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性的思考。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廖行之对春天的感悟之际,反映了他对生命、自然与人性的深沉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春天和美的描绘,传达出一种对自然和内心世界的深刻理解。开篇以“韬藏馥郁保天真”引入,强调了芬芳的香气与真诚的内在之间的关系,象征着一种内心的宁静和对外界美好的珍惜。接下来的“珍重芳姿肯殢人”则强调了美丽姿态的珍贵,暗示只有真正懂得欣赏的人,才能感受到其魅力。

“莫道清高便无韵”一句,质疑了那种自以为清高的人,实际上往往缺乏韵味与深度。最后一句“春来谁是解全身”,则是对生命的思考,春天的到来象征着新的开始,但又让人感到对生命本质的困惑和思考,谁能够真正理解这一切?

总体来看,整首诗在细腻的描写中流露出对生命的反思与对美的赞美,表现出诗人心灵深处的纯真与对自然的深度感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韬藏馥郁保天真”:隐含对芬芳的珍视,强调内心的纯真。
  2. “珍重芳姿肯殢人”:美的姿态是珍贵的,暗示了对美的欣赏与渴望。
  3. “莫道清高便无韵”:反思自我清高,指出其中可能的局限。
  4. “春来谁是解全身”:春天的到来引发对生命真谛的探索。

修辞手法

  • 比喻:用“香气”与“天真”比喻内心的纯粹。
  • 对仗:前后句对称,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反问:通过反问强调诗人的思考与感慨。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现出对自然美的珍视与对生命意义的追问,传达出一种人对自然、对内心真实感受的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馥郁:象征着美好、芬芳的自然。
  • 芳姿:代表着生命的美丽与脆弱。
  • :象征着新生与希望,同时也引发对生命本质的思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韬藏”指的是什么? a) 显露
    b) 隐藏
    c) 传播
    答案:b) 隐藏

  2. “清高”在诗中有什么含义? a) 自以为是
    b) 品行高洁
    c) 低调
    答案:b) 品行高洁

  3. 诗中“春来谁是解全身”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对春天的喜悦
    b) 对生命的迷茫与思考
    c) 对美的赞美
    答案:b) 对生命的迷茫与思考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辛弃疾《青玉案·东风夜放花千树》
  • 李清照《如梦令》

诗词对比: 与李清照的《如梦令》相比,廖行之更关注内心的纯真与自然的交融,而李清照则侧重于个人情感的抒发与对爱情的思考。两者在表现风格上各有千秋,但都体现了对内心世界的深刻探讨。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1. 《宋代诗词选》
  2. 《古诗词鉴赏指南》
  3. 《廖行之诗集》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霜天晓角(湖上泛月归) 沁园春(寿趟倅) 沁园春(寿婺州陈可齐九月九日) 沁园春(寿王高安,七月二十八日) 贺新郎(送易子炎运干之任) 柳梢青(忆西湖) 新婚致语 望江南 望江南 四时词 卜算子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盘石桑苞 臼字旁的字 示字旁的字 额手称颂 私字儿的字 汽管 搭售 端本澄源 彑字旁的字 撤保 霅氏 士字旁的字 隐鳞戢羽 包含提的词语有哪些 师心自是 蠹国病民 包含嫌的成语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