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1:25:4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1:25:49
洞口天容黯,灵宫暂洁斋。
中宵轻霡霂,向晚卷云霾。
岩削苍璆璧,峰攒碧玉钗。
水花纷迸峡,石乳溜垂岩。
喷浪迟归舫,穿涛急去上竹下泊换卑。
布飞千丈直,屏立半空排。
木任岩藤束,花从涧草埋。
高猿枝袅袅,幽鸟韵喈喈。
亭午烟光冷,深春风色飁。
便疑与世隔,直与洞仙偕。
意得诗偏好,情间乐可涯。
寄言轩冕客,名利莫装怀。
洞口的天空显得黯淡,灵宫暂时保持着清净的斋房。
午夜时分,轻霏细雨,傍晚时分,云雾卷起。
山岩被削得如同苍翠璆璧,山峰聚集如同碧玉髻。
水花在峡谷中纷纷迸出,岩石上滴落着石乳。
喷涌的浪花迟迟归来,小船穿破波涛,急匆匆地在竹下换泊。
布满千丈的飞瀑直泻而下,屏风般直立半空。
树木任由岩藤缠绕,花朵在涧草中埋藏。
高高的猿猴在树枝上摇曳,幽静的鸟儿在轻声吟唱。
正午的烟光显得冷淡,深春的风色轻柔。
仿佛与世隔绝,真与洞中的仙人齐飞。
意兴盎然,诗情偏爱,情感的乐趣无止境。
寄语那些权贵之人,名利不要放在心上。
阳枋,宋代诗人,生平事迹较少,留存的作品以描绘自然景观和抒发情感为主,具有较强的个性化特色。
诗作创作于阳枋游览昌溪洞口时,受自然景观的启发,表达了对世俗名利的淡泊心态,以及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想。
这首诗描绘了昌溪洞口的自然景观,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深刻感悟。开篇以“洞口天容黯”引入,营造出一种幽静而神秘的气氛。接着通过“灵宫暂洁斋”,表现出诗人对道教文化的向往,隐喻心灵的清净与宁静。
诗中多次出现水的意象,如“水花纷迸峡”,通过动态的描绘,展示了自然的活力和变化。尤其是“喷浪迟归舫,穿涛急去”的描写,表现了诗人心中对世俗浮华的无奈和对自然自由的向往。
后半部分则转向内心的感悟,诗人感到与世隔绝,与“洞仙”齐飞,体现了对名利的超脱和对诗意生活的热爱。这种情感在最后两句“意得诗偏好,情间乐可涯”中得到了升华,表明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对精神追求的坚守。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的细腻描写,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追求,表现了对名利的淡泊态度,展现了宋代文人特有的理想和情怀。
这首诗的主题是对自然的赞美与对名利的超脱,表现了诗人追求精神自由、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理想,展现了宋代文人特有的风范。
诗中提到的“灵宫”指的是什么?
A. 山峰
B. 道教的神仙居所
C. 小船
D. 花草
“意得诗偏好”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热爱?
A. 名利
B. 自然
C. 诗歌
D. 友情
“喷浪迟归舫”中“舫”指的是什么?
A. 船
B. 河流
C. 山
D. 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