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3 21:31:4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3 21:31:42
心地虚时来则受,德新要似汤盘又。浊醪妙理少人知,所以伯禹恶旨酒。
当心境空虚时,就能接纳外界的事物;品德更新应如同汤盘般洁净。浑浊的酒中深奥的道理,鲜有人能理解,因此伯禹才厌恶那些浓厚的酒。
阳枋,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但以其独特的诗风和对道理的深刻理解而受到后人的推崇。他的作品多涉及哲理与人生感悟。
此诗创作于宋代社会变革之际,士人对品德和个人修养的关注逐渐加深,反映出对内心修行与外在世俗的思考。
阳枋的《和陈希舜浊醪二首又次为谋深远之作一首》以清新简练的语言,表现了对心灵修养和道德提升的重视。诗的开头“心地虚时来则受”强调了一个人内心的空灵与开放,只有在心灵空虚时,才能真正接纳外界的事物。这种境界是许多哲人所追求的,体现了道家与儒家思想的结合,强调内心的宁静与清净。
接着,诗人提到“德新要似汤盘又”,用汤盘的洁净来比喻内心的纯净与修养的重要性。在这种比喻中,诗人不仅在阐述个人品德的更新,也在呼唤人们摒弃世俗的浑浊与纷扰,追求一种更高层次的道德境界。
最后一句“所以伯禹恶旨酒”,引入了历史人物大禹这一典故,表现了对世俗享乐的厌恶与批判。大禹以治水著称,象征着对国家和人民的责任感。诗人在这里借用大禹的形象,强调了真正的智慧与品德应当超越表面的享乐,追求更深刻的内涵。
整首诗在形式上简洁而富有哲理,思想上深刻而涵蓄,展现了宋代士人对内心修养和道德理想的追求。
整首诗歌的中心思想是强调内心的宁静与品德的提升,呼唤对世俗享乐的反思与拒绝,体现了士人对道德理想的追求。
诗中提到的“汤盘”象征什么?
“心地虚时来则受”中的“虚”是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