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和陈希舜浊醪二首又次为谋深远之作一首

《和陈希舜浊醪二首又次为谋深远之作一首》

时间: 2025-04-23 21:31:42

诗句

心地虚时来则受,德新要似汤盘又。

浊醪妙理少人知,所以伯禹恶旨酒。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3 21:31:42

原文展示:

心地虚时来则受,德新要似汤盘又。浊醪妙理少人知,所以伯禹恶旨酒。

白话文翻译:

当心境空虚时,就能接纳外界的事物;品德更新应如同汤盘般洁净。浑浊的酒中深奥的道理,鲜有人能理解,因此伯禹才厌恶那些浓厚的酒。

注释:

  • 心地虚:心境空虚,指心中没有杂念。
  • 德新:品德更新。
  • 汤盘:象征纯净,意指心地要如同干净的汤盘。
  • 浊醪:指浑浊的酒,代表着世俗的杂念。
  • 伯禹:指大禹,古代治水英雄,象征智慧与品德。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阳枋,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但以其独特的诗风和对道理的深刻理解而受到后人的推崇。他的作品多涉及哲理与人生感悟。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宋代社会变革之际,士人对品德和个人修养的关注逐渐加深,反映出对内心修行与外在世俗的思考。

诗歌鉴赏:

阳枋的《和陈希舜浊醪二首又次为谋深远之作一首》以清新简练的语言,表现了对心灵修养和道德提升的重视。诗的开头“心地虚时来则受”强调了一个人内心的空灵与开放,只有在心灵空虚时,才能真正接纳外界的事物。这种境界是许多哲人所追求的,体现了道家与儒家思想的结合,强调内心的宁静与清净。

接着,诗人提到“德新要似汤盘又”,用汤盘的洁净来比喻内心的纯净与修养的重要性。在这种比喻中,诗人不仅在阐述个人品德的更新,也在呼唤人们摒弃世俗的浑浊与纷扰,追求一种更高层次的道德境界。

最后一句“所以伯禹恶旨酒”,引入了历史人物大禹这一典故,表现了对世俗享乐的厌恶与批判。大禹以治水著称,象征着对国家和人民的责任感。诗人在这里借用大禹的形象,强调了真正的智慧与品德应当超越表面的享乐,追求更深刻的内涵。

整首诗在形式上简洁而富有哲理,思想上深刻而涵蓄,展现了宋代士人对内心修养和道德理想的追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心地虚时来则受:在心境空虚时,外来的事物才能顺利接受,暗示放下杂念的必要。
  2. 德新要似汤盘又:强调更新品德的重要性,像汤盘一样保持纯洁。
  3. 浊醪妙理少人知:浑浊的酒中隐含的深奥道理,鲜有人能理解,揭示世俗之事的复杂与难解。
  4. 所以伯禹恶旨酒:因此大禹厌恶浓厚的酒,表示对庸俗生活的拒绝。

修辞手法:

  • 比喻:将道德修养比作汤盘的洁净,增强了诗的形象性。
  • 对偶:诗中“心地虚”和“德新”形成对照,突出了内外修养的关系。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的中心思想是强调内心的宁静与品德的提升,呼唤对世俗享乐的反思与拒绝,体现了士人对道德理想的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心地:象征内心的状态与修养。
  • 汤盘:象征纯净与品德的无瑕。
  • 浊醪:象征世俗、复杂的人生哲理。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汤盘”象征什么?

    • A) 美食
    • B) 品德的纯洁
    • C) 酒的浓厚
    • D) 生活的繁忙
  2. “心地虚时来则受”中的“虚”是什么意思?

    • A) 忙碌
    • B) 空灵
    • C) 干枯
    • D) 丰富

答案:

  1. B) 品德的纯洁
  2. B) 空灵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
  • 《登高》杜甫

诗词对比:

  • 李白的《静夜思》与阳枋的这首诗都表现了对内心世界的探讨,但李白更侧重于情感的表达,而阳枋则在道德修养上有更深的思考。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次韵程正辅游碧落洞 妒佳月 迁居之夕闻邻舍儿诵书欣然而作 嘲子由 减字木兰花(赠润守许仲涂,且以“郑容落籍、高莹从良”为句首) 和子由四首 韩太祝送游太山 和黄鲁直烧香二首 城南县尉水亭得长字 和陶己酉岁九月九日 虞美人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讫成 染习 连锅端 鹰犬之才 对歌 女字旁的字 三折其肱 色字旁的字 包含啄的词语有哪些 车字旁的字 九鼎不足为重 包含瘁的词语有哪些 破拨 语结尾的成语 聿字旁的字 隽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牙字旁的字 冰心一片 凸凹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