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0 10:38:2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10:38:26
浣溪沙
李清照
淡荡春光寒食天,
玉炉沈水袅残烟,
梦回山枕隐花钿。
海燕未来人斗草,
江梅已过柳生绵,
黄昏疏雨湿秋千。
春光柔和而清冷,恰逢寒食节,
玉炉中香水沉淀,袅袅的烟雾依然缭绕,
在梦中回到那山上的枕头旁,隐约看到花钿的身影。
海燕尚未归来,人们在草地上嬉戏斗草,
江梅已经凋谢,柳树却生出绵绵的嫩芽,
黄昏时分,细雨淅淅沥沥,秋千上沾满了湿气。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李清照(1084-1155)是宋代著名女词人,因其才华出众,被誉为“词坛一绝”。她的作品多描绘女性情感,尤以离愁别恨为主。李清照的词风细腻,情感真挚,常常与个人经历相结合,表现出独特的女性视角。
创作背景:
《浣溪沙》写于李清照晚年,正值她经历丧夫之痛,心情愈发忧伤。诗中描绘的春天景象与个人情感的对比,反映了她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及对现实的无奈。
整首《浣溪沙》以春天的自然景象为背景,融合了个人情感的细腻描写,展现了李清照对时间流逝和生活变迁的感悟。开篇“淡荡春光寒食天”,通过寒食节这个特定的时节,暗示了春天的柔和与清冷,营造出一种淡淡的忧伤。紧接着“玉炉沈水袅残烟”,描绘了室内的雅致氛围,而“梦回山枕隐花钿”则将读者引入了梦幻的境地,仿佛在追忆过往的美好。
后面的几句“海燕未来人斗草,江梅已过柳生绵”,通过对比描绘了春天的生机与凋零,表现出一种时光的流逝与无奈。最后一句“黄昏疏雨湿秋千”,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秋千的湿气结合,传达出一种凄凉的心情。整首诗语言清丽,意象丰富,充满了对生活的细腻观察与深刻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春天的景象与个人的情感变化展开,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与对美好过往的怀念,展现了李清照内心的孤独与无奈。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浣溪沙》的作者是?
A. 杜甫
B. 李清照
C. 白居易
D. 陶渊明
“寒食天”是指哪个节日?
A. 春节
B. 清明节
C. 寒食节
D. 中秋节
诗中提到的“玉炉沈水”主要表现了什么?
A. 烹饪
B. 雅致的生活
C. 田园风光
D. 思乡情怀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李清照的《浣溪沙》与辛弃疾的《青玉案·东风破》,前者细腻描写女性情感,后者则豪放展现英雄气概,两者在表现手法和情感基调上各有千秋,反映出不同的时代背景与个人经历。
推荐书目:
以上内容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欣赏李清照的《浣溪沙》,并激发对古典诗词的兴趣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