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14:35:3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14:35:38
玉楼春
李清照
红酥肯放琼苞碎,
探著南枝开遍未,
不知蕴藉几多香,
但见包藏无限意。
道人憔悴春窗底,
闷损阑干愁不倚。
要来小酌便来休,
未必明朝风不起。
红色的酥饼已经肯放开了,玉兰花的花苞也已破碎,
我探到南边的树枝上,花儿开得是否已经遍满?
不知其中蕴藏了多少香气,
只见它包藏着无限的情意。
道人在春天的窗下显得憔悴,
闷闷不乐,靠着栏杆愁苦不已。
要来小酌就来吧,
未必明天的风不会起。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在这首词中,李清照的典故相对较少,主要通过春花与个人情感的结合,表达对春天的感慨与对美好事物的渴望。
作者介绍: 李清照(1084年-约1155年),宋代著名女词人,被誉为“词坛第一女词人”。她的词风细腻、情感真挚,尤其擅长抒发个人情感和描绘自然景色。李清照的创作经历了南北朝的动荡,深刻影响了她的作品。
创作背景: 《玉楼春》创作于李清照晚年,正值其人生的悲剧时刻,表达了她对春天的渴望与对生活的感慨。诗中通过描绘春花的美丽与个人的忧愁,体现出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与失落。
《玉楼春》是李清照的一首经典词作,展现了她对于春天的细腻观察和对生命的深刻感悟。开头通过描写红酥和琼苞,生动地再现了春天的生机与美丽。诗中“探著南枝开遍未”一句,表现了诗人对春花的期盼与探索,流露出一种对美好生活的渴望。
而后半部分则转向个人的情感,“道人憔悴春窗底”一句,描绘了诗人内心的失落与愁苦。此时的春天虽然绚烂,但对诗人而言,却是孤独的承载。李清照通过对比春花的盛开与自己的愁苦,深化了诗歌的情感层次。
最后一句“未必明朝风不起”,更是带有一种淡淡的无奈与哲思,暗示着生活的无常与变幻。整首词以清新的意象与深邃的情感相结合,展现了李清照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刻的人生哲学。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春天的热爱与对生命的感慨,呈现出一种美好的与忧伤的交织,反映了李清照对生活的深刻思考与情感体验。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玉楼春》的作者是谁?
诗中提到的“道人憔悴”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诗中的“未必明朝风不起”表达了对未来的态度是?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