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5:29:0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5:29:00
拥节出闽峤,易镇上岷山。
东西崄岨,分陕初不在荣观。
痛念两河未复,独作中流砥柱,
屹若障狂澜。极目神京远,
百万虎貔闲。趁良时,
摅豹略,勇声欢。
风飞雷厉,威行逆虏胆生寒。
汉寝周原如旧,一扫腥膻丑类,
谈笑定三关。认取投机会,
莫作等闲看。
我带着节令从闽峤出发,轻松地镇守岷山。
面对东西两侧的高山险峻,分开陕西的景象并不在荣观之中。
我痛心两河的失守,独自成为中流的砥柱,
屹立如同阻挡狂风巨浪。极目远望神京,
百万雄狮在闲适地徘徊。趁着良好的时机,
我挥动手中的大刀,勇敢地欢呼。
风声如雷,气势威猛,让敌人心生畏惧。
汉朝的宫殿和周朝的原野依旧,
我将腥膻的丑类一扫而光,
谈笑间便可安定三关。要把握住这个良机,
不要对它掉以轻心。
蔡戡,宋代诗人,以豪放激昂的风格著称。他的诗作常常表现出对国家前途的忧虑和对英雄气概的推崇。
这首诗写于蔡戡送别赵帅镇守成都之际,表达了对国家安危的关注以及对将领的鼓励。
《前调(送赵帅镇成都)》是一首充满豪情壮志的诗,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观和历史典故的描绘,表达了对将领的期望与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怀。开篇以“拥节出闽峤”引导读者进入一个壮观的行军场景,展现了将领的权威与责任。诗中提到“痛念两河未复”,不仅反映了诗人对国家局势的忧虑,也暗示了历史的沧桑变化。
在意象的运用上,诗人通过“中流砥柱”来比喻将领在关键时刻的坚定立场,形象地描绘了将领在风头浪尖上的勇敢与决心。同时,“百万虎貔闲”暗示着他们的强大与气势,给人以鼓舞。
整首诗的情感基调激昂,诗人鼓励将领把握时机,不要掉以轻心,体现出一种积极向上的力量。这种力量不仅是对个人的鼓励,更是对整个国家未来的期盼与信念。
整首诗表达了对国家安危的忧虑与对将领的鼓励,强调在危机时刻应勇敢迎战、把握机遇的精神。
诗中提到的“中流砥柱”比喻什么?
“风飞雷厉”形容什么?
诗人对将领的期望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