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2:03:3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2:03:37
扬州
作者: 汪元量 〔宋代〕
江都王气逐浮沤,
旧说维扬第一州。
银烛夜攒喧凤吹,
金鞍晓织卫龙舟。
绿芜城上军声合,
红药阶前客泪收。
云散月明天在水,
误疑身世落瀛洲。
这首诗描绘了扬州的繁华与美丽。诗人首先提到扬州的王气正如浮沤般涌动,旧时传说扬州为第一州。夜晚的银烛闪烁,喧闹声中传来凤笙的吹奏;清晨金鞍下的龙舟在织锦般的水面上航行。绿芜城上,军声相交;红药花前,客人泪水已然收拢。云散月明,水中映出天空,误让人误以为身世漂泊在瀛洲。
汪元量,宋代诗人,生平事迹较少,但他的诗歌以清丽、含蓄著称,常表达对自然景色和人文情怀的独特感悟。
本诗写于汪元量对扬州的赞美与怀念之中,正值宋代扬州繁荣时期,经济、文化发达,吸引了众多文人雅士。
这首《扬州》通过生动的意象与细腻的描绘,展现了扬州的繁华与美丽。诗人在开头以“江都王气逐浮沤”来引入,突显了扬州独特的历史地位与文化气息。接着,诗人通过夜晚的银烛和凤笙,营造出一种热闹而又高雅的氛围,表现出扬州夜生活的繁华。金鞍和龙舟的描写则展示了扬州作为水乡的独特魅力,体现了人们的富裕与奢华。
中间部分提到的军声和客泪,似乎在暗示着繁华背后的忧伤与离愁。尤其是“红药阶前客泪收”,不仅让人感受到客人的离愁别绪,也反映出在美景中难免掺杂的悲伤情感。最后两句中“云散月明天在水”将画面引向宁静,表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迷惘,仿佛在说即便身处繁华之地,也难免感到孤独与迷失。
整首诗在语言上典雅而生动,情感上既有对繁华的赞美,也有对人生的思考,形成了一种复杂的情感交织,让人回味无穷。
整首诗通过对扬州繁华景象的描绘,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展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感状态。
这首诗的作者是哪个朝代的?
“银烛夜攒喧凤吹”中的“银烛”指的是什么?
诗中提到的“瀛洲”象征着什么?
答案:
这些作品都在不同层面上探讨了人生的无常与自然的美好,具有相似的主题和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