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14:42:0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14:42:07
自咏豆花
作者: 陈黯 〔唐代〕
玳瑁应难比,斑犀定不加。
天嫌未端正,满面与妆花。
这豆花的美丽,玳瑁的光泽是无法比拟的,斑犀的华丽也不足以增色。上天似乎对于这豆花的外貌并不满,故而让她的容颜如同妆花般,满面都是装饰的花样。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这首诗没有直接引用古代典故,但通过提及玳瑁和斑犀,暗示了美的标准与自然的审美观。
作者介绍: 陈黯,唐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诗多描写风景与物象,以细腻的手法和独特的视角闻名。
创作背景: 在唐代,豆花不仅是一种美食,也象征着纯真和美好。该诗反映了诗人对事物美的追求与对自然的思考。
这首诗在形式上简洁而含蓄,通过对豆花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美的独特理解。诗的开头以“玳瑁”“斑犀”作比较,强调豆花的美丽难以与这些名贵的物品相比,表现了诗人对豆花的狂热喜爱和对外在美的质疑。接着,诗人用“天嫌未端正”来表达对豆花外形的不满,似乎揭示了自然与人类审美之间的矛盾。最后一句“满面与妆花”,则通过生动的比喻,描绘出豆花的多样性与丰富性,给人以美的享受。整首诗在简短的字句中却蕴含了丰富的情感和深刻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美的追求和对完美的渴望。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豆花的描绘,表达了对美的追求与对自然审美的反思,展现了人类对美的渴望与自然的无奈。
意象词汇:
这些意象不仅传达了诗人的情感,也反映了唐代社会对美的追求与理解。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玳瑁”象征什么?
A. 美丽
B. 努力
C. 悲伤
答案:A
“天嫌未端正”表达了什么情感?
A. 满意
B. 不满
C. 无所谓
答案:B
诗歌的主要意象是什么?
A. 豆花
B. 玳瑁
C. 斑犀
答案:A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可以将陈黯的《自咏豆花》和李白的《清平调》进行对比,前者更侧重于物象的描述,后者则强调人对美的向往和赞美,二者在风格上各具特色。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