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游铅山石井

《游铅山石井》

时间: 2025-04-28 02:26:44

诗句

碧玉罅中仙洞府,玻瓈无底涵烟雨。

好将润泽天下施,沾溉宁论数千亩。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02:26:44

原文展示:

游铅山石井
碧玉罅中仙洞府,
玻瓈无底涵烟雨。
好将润泽天下施,
沾溉宁论数千亩。

白话文翻译:

在碧玉色的裂缝中,有一个仙人的洞府;
如同玻璃般无底的井,包容着烟雨。
真想把这种滋润施予天下,
让它滋养的土地,不必说有多少千亩。

注释:

  • 碧玉:指颜色如碧玉般的美丽,常用于形容山水的色彩。
  • :指裂缝,山石中自然形成的缝隙。
  • 仙洞府:指仙人的居所,寓意高人隐居之地。
  • 玻瓈:指一种透明的物质,这里形容井水清澈。
  • 无底:形容井水深不可测。
  • :包容,涵养。
  • 烟雨:指细雨蒙蒙,给人一种朦胧的感觉。
  • 润泽:滋润,滋养。
  • 沾溉:浇灌,滋润土地。
  • 宁论:何必说、无须论及。

典故解析:

本诗未直接引用经典典故,但“仙洞府”可联想到道教文化中关于仙人隐居的理想境地,反映出一种对自然和谐的向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吕,宋代诗人,精通诗词,尤其擅长描绘自然风光和抒发个人情感。他的诗作常带有浓厚的道家思想,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李吕游览铅山时,表现了他对自然美景的赞叹和对滋润大地的渴望,反映出他对山水的热爱和对土地丰饶的祝愿。

诗歌鉴赏:

《游铅山石井》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色的诗,诗中通过对碧玉色裂缝和清澈井水的描写,展现了自然的神秘与美丽。开篇以“碧玉罅中仙洞府”引入,直接抓住读者的眼球,仿佛置身于一个仙境。接着用“玻瓈无底”形容井水,给人以无限的想象空间,表现出水的清澈和深邃。诗的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希望将这种自然的滋润施予天下的愿望,展现出诗人心系百姓、关爱自然的情怀。

整首诗语言简练,意象鲜明,富有画面感。诗人在描写自然美景的同时,也流露出对人间的关怀,显示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传达了一种理想化的生活态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碧玉罅中仙洞府:描绘了一个仙人居住在碧玉色的裂缝中的洞府,营造出神秘而美丽的画面。
  2. 玻瓈无底涵烟雨:通过“玻瓈”形容井水的清澈,表现出井水的深不可测,给人一种幽深的感觉。
  3. 好将润泽天下施:表达了诗人想要把这种滋润施予天下的愿望,体现了一种大爱精神。
  4. 沾溉宁论数千亩:强调了这种滋润的广泛性,暗示了土地的丰饶,突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

修辞手法:

  • 比喻:将井水比作“玻瓈”,增强了诗的意象。
  • 对仗:全诗有对仗的结构,使得读起来更为韵律感强。
  • 拟人:将自然的滋润拟人化,表现出诗人对自然的敬仰与关心。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间的关怀,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想,同时也流露出一种对生命与土地的尊重。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碧玉:象征美与珍贵,体现自然的纯净。
  • 仙洞府:象征理想与追求,反映出对超脱世俗的向往。
  • 烟雨:象征柔美与朦胧,增添了诗的神秘感。
  • 润泽:象征生命与希望,表现出对自然的渴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碧玉罅”所指的是什么? A. 玉石的颜色
    B. 仙人的居所
    C. 裂缝中的水

  2. “玻瓈无底”强调了什么特征? A. 水的清澈
    B. 水的深度
    C. 水的温度

  3. 诗人希望将什么施予天下? A. 财富
    B. 滋润
    C. 知识

答案:1.C 2.B 3.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山中与裴秀才迪书》 王维
  • 《早发白帝城》 李白

诗词对比:

王维的《山中与裴秀才迪书》同样描绘了自然的美丽,突显人与自然的和谐,风格上更为淡泊。而李白的《早发白帝城》则表现了旅途中的壮阔与豪情,二者在意境与情感上各有千秋。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辞典》
  • 《李吕诗集》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读何斯举黄州秋居杂咏次其韵十首 其九 杭湖夜归 秋思 自诒 以石芥送刘韶美礼部刘比酿酒劲甚因以为戏 杂题 舟中作 纵笔 追忆征西幕中旧事四首 其四 夜雨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锁结尾的成语 闲花埜草 拖把 矛字旁的字 自字旁的字 进退触篱 郢人斤斫 龜字旁的字 知人之术 臼字旁的字 游屐 披沥肝胆 音容如在 独身 齿字旁的字 远在天边,近在眼前 僵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