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14:31:1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14:31:15
途中
作者: 陆深 〔明代〕
晓行不知程,梦醒闻细浪。
曙月逐鸡声,棹歌来枕上。
在清晨的行程中,我不知道前方的路有多远,梦中醒来时听见细微的海浪声。晨曦中的月亮追随着鸡鸣声,划船的歌声伴随着我在枕边响起。
作者介绍: 陆深,明代诗人,生平多游历,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与人生哲理,风格清新脱俗,擅长抒情。
创作背景: 此诗可能创作于陆深的旅行途中,他在清晨的自然环境中感受到的宁静与惬意,结合梦境的朦胧,表达了对旅行的思考和对自然的热爱。
《途中》是一首典型的抒情诗,描绘了旅行者在清晨时分的心境和自然景象。诗的开头“晓行不知程”通过简单的语言表达了旅行中的迷茫与探索,仿佛在暗示人生旅途的无常与未知。接着“梦醒闻细浪”,把读者带入一种梦幻与现实交织的状态,细浪声不仅是自然的声音,更是一种悠然的生活节奏,似乎在提醒人们要珍惜眼前的宁静与美好。
“曙月逐鸡声”中的曙月与鸡鸣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月亮象征着夜的宁静,而鸡鸣则告知新的一天的开始,二者结合展现了自然界的和谐美。最后一句“棹歌来枕上”,将旅行中的音乐与睡梦中的意境相结合,似乎在表明旅行者对生活的热爱与向往。
整首诗通过清晨的意象,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富有诗意的氛围,表达了对自然的敬畏与对人生旅途的思考,情感真挚,充满哲理。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反映了旅行者在自然景色中的思考与感悟,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知旅途的期待。
诗词测试:
诗中“晓行不知程”的意思是什么?
诗中提到的“曙月逐鸡声”表达了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