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5:17:1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5:17:15
《衡门感旧》 作者:陆游 〔宋代〕
苍烟屯不散,疋素横郊原。
雨细不湿衣,著水始见痕。
踌躇意自佳,未遽掩衡门。
一一送归鸦,枫林犹未昏。
念昔寿州归,绍兴初纪元。
阖门过百口,一身今独存。
不死实有命,送老三家村。
躬耕幸得食,万事不足论。
苍茫的烟雾仍然没有散去,白色的素纱在郊野上横陈。
细雨飘洒却没有湿透衣衫,只有踩水后才在脚下留痕。
徘徊中我的心情自是愉快,尚未急于关上衡门。
一只只归鸦飞去,枫树林中依旧没有昏沉的迹象。
想起当年从寿州归来,正值绍兴初年。
曾经门庭若市,今日只剩我一人存活。
不死也算有命,老了就去三家村。
耕作之余能够谋生,万事也就不再计较。
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晚号鹿门隐士,南宋杰出的爱国诗人和文学家。他一生致力于报国,经历了多次政治失意,晚年隐居,创作了大量诗词,风格豪放,情感真挚。
《衡门感旧》写于陆游晚年时期,正值南宋国势衰弱,诗人感受到老去和孤独,怀念往昔的繁华与热闹。诗中表现了对逝去岁月的追忆和对现实孤独生活的感慨。
《衡门感旧》是陆游在晚年时写的一首抒怀诗,诗中充满了对过去的追忆和对现实的感慨。开篇以“苍烟屯不散”引入,营造出一种萧瑟的氛围,反映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惆怅。接下来通过细雨与白色素纱的意象,展现出一种静谧、淡远的美感,仿佛在描绘一个思绪万千的午后。
诗的中间部分通过“念昔寿州归”的回忆,进一步加深了对往昔繁华的怀念。那时家中“阖门过百口”,热闹非凡;而如今“独存”则暗示了人事已非,心中难免生出无奈之感。最后,诗人以“躬耕幸得食”作为结尾,表明自己虽然身处困境,但仍能自得其乐,体现了一种淡泊明志的心态。
整首诗通过精致的意象和深邃的情感,表现出陆游对生活的哲学思考和对历史变迁的感慨。它不仅是个人情感的宣泄,更反映了时代的沧桑与个人的无奈,给人留下深刻的思考。
整首诗表达了陆游对往昔繁华的怀念,对现实孤独生活的感慨,以及对简单田园生活的向往。诗人借用自然景象与生活琐事,深刻揭示了人生的哲理,传递出一种淡泊与从容的生活态度。
陆游的《衡门感旧》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喜悦
B. 怀念与孤独
C. 愤怒
D. 厌倦
诗中提到的“阖门过百口”反映了什么?
A. 诗人的财富
B. 家庭的繁荣
C. 诗人的孤独
D. 诗人的游历
诗中“躬耕幸得食”体现了诗人对什么生活态度?
A. 追求名利
B. 渴望繁华
C. 享受简单的田园生活
D. 一味的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