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书怀

《书怀》

时间: 2025-05-01 03:18:13

诗句

倦栉头如葆,深居心若斋。

作诗须识病,遇事莫装怀。

富贵乃身贼,饥寒为道阶。

长贫君勿怨,天岂困吾侪。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3:18:13

原文展示:

书怀 赵蕃 〔宋代〕

倦栉头如葆,深居心若斋。 作诗须识病,遇事莫装怀。 富贵乃身贼,饥寒为道阶。 长贫君勿怨,天岂困吾侪。

白话文翻译:

我疲倦地梳理头发,它像草丛一样蓬乱,深居简出,内心如同斋戒一般清净。 写诗必须认识到自己的不足,遇到事情不要假装不在乎。 富贵是身体的敌人,饥寒则是通往道德的阶梯。 长期贫困你不要怨恨,天意难道会困住我们这一类人吗?

注释:

  • 倦栉:疲倦地梳理。栉,梳子,这里作动词用。
  • 葆:草木茂盛的样子,这里比喻头发蓬乱。
  • 深居:深居简出,指隐居或不常外出。
  • 心若斋:内心如同斋戒一般清净。斋,指斋戒,佛教徒在特定时间内禁食并净化心灵。
  • 识病:认识到自己的不足或错误。
  • 装怀:假装不在乎。
  • 身贼:身体的敌人,指富贵带来的种种诱惑和危害。
  • 道阶:通往道德的阶梯,指通过经历饥寒等困难来提升道德修养。
  • 长贫:长期贫困。
  • 天岂困吾侪:天意难道会困住我们这一类人吗?吾侪,我们这一类人。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赵蕃(1143-1229),字昌父,号章泉,宋代诗人。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多写山水田园,也有不少反映社会现实和表达个人情感的作品。赵蕃的诗歌在当时颇受欢迎,对后世也有一定影响。

创作背景: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富贵与贫寒的看法,以及对个人修养和道德追求的思考。在宋代,社会动荡,士人常常面临道德与现实的冲突,赵蕃通过这首诗表达了自己对这些问题的深刻见解。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和深刻的思想,表达了作者对富贵与贫寒的独特见解。首联通过“倦栉头如葆,深居心若斋”描绘了作者清贫自守的生活状态,头发蓬乱如草,内心却如斋戒般清净。颔联“作诗须识病,遇事莫装怀”则提出了写诗和处世的准则,强调自我反省和真诚面对。颈联“富贵乃身贼,饥寒为道阶”是对富贵与贫寒的深刻反思,认为富贵是道德的敌人,而贫寒则是道德修养的阶梯。尾联“长贫君勿怨,天岂困吾侪”则安慰自己和朋友,即使长期贫困也不应怨天尤人,天意不会困住有志之士。整首诗语言质朴,意境深远,体现了作者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坚定的信念。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倦栉头如葆:作者疲倦地梳理头发,头发蓬乱如草,形象地描绘了清贫的生活状态。
  2. 深居心若斋:深居简出,内心如同斋戒一般清净,表达了作者内心的宁静和超脱。
  3. 作诗须识病:写诗必须认识到自己的不足,这是对诗歌创作的自我要求。
  4. 遇事莫装怀:遇到事情不要假装不在乎,强调真诚面对现实。
  5. 富贵乃身贼:富贵是身体的敌人,指富贵带来的种种诱惑和危害。
  6. 饥寒为道阶:饥寒则是通往道德的阶梯,认为通过经历困难可以提升道德修养。
  7. 长贫君勿怨:长期贫困你不要怨恨,这是对朋友的安慰。
  8. 天岂困吾侪:天意难道会困住我们这一类人吗?表达了对天意的信任和对未来的乐观。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倦栉头如葆”将蓬乱的头发比喻为茂盛的草丛,形象生动。
  • 对仗:如“富贵乃身贼,饥寒为道阶”中“富贵”与“饥寒”、“身贼”与“道阶”形成对仗,增强了语言的节奏感和表达的力度。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思想是关于富贵与贫寒的辩证思考,以及对个人修养和道德追求的重视。作者认为富贵是道德的敌人,而贫寒则是道德修养的阶梯,强调在贫困中保持内心的清净和道德的坚定。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倦栉:疲倦地梳理头发,形象地描绘了清贫的生活状态。
  • 葆:草木茂盛的样子,比喻头发蓬乱。
  • 深居:深居简出,指隐居或不常外出。
  • 心若斋:内心如同斋戒一般清净。
  • 富贵:指财富和地位,这里被比喻为“身贼”,即身体的敌人。
  • 饥寒:指贫困和艰难,被比喻为“道阶”,即通往道德的阶梯。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赵蕃是哪个朝代的诗人? A. 唐代 B. 宋代 C. 明代 D. 清代

  2. 诗中“倦栉头如葆”中的“葆”是什么意思? A. 梳子 B. 草木茂盛的样子 C. 头发 D. 疲倦

  3. 诗中“富贵乃身贼”表达了作者对富贵的什么看法? A. 羡慕 B. 厌恶 C. 无所谓 D. 中立

  4. 诗中“饥寒为道阶”表达了作者对贫寒的什么看法? A. 厌恶 B. 无所谓 C. 认为可以提升道德修养 D. 中立

答案:

  1. B. 宋代
  2. B. 草木茂盛的样子
  3. B. 厌恶
  4. C. 认为可以提升道德修养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山居秋暝》:表达了隐居山林的宁静和超脱。
  • 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反映了贫困中的坚韧和对道德的坚守。

诗词对比:

  • 赵蕃的《书怀》与王维的《山居秋暝》都表达了隐居生活的宁静和超脱,但赵蕃更强调道德修养和面对现实的真诚。
  • 赵蕃的《书怀》与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都反映了贫困中的坚韧,但赵蕃更强调贫寒对道德修养的积极作用。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赵蕃的诗歌,并提供了详细的注释和赏析。
  • 《宋代文学史》:详细介绍了宋代文学的发展和赵蕃的创作背景。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泛西湖 昔陈北山赵南塘二老各有观物十咏笔力高妙暮 水龙吟(己亥自寿二首) 清平乐·赠陈参议师文侍儿 饮者 罗湖八首 湖南江西道中十首 杂咏一百首·孔融子 诸公载酒贺余休致水村农卿有诗次韵 其三 春夜温故六言二十首 其四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身居言路 包含灭的词语有哪些 三贞九烈 黄字旁的字 毫毛不犯 箱簏 斩钉切铁 釆字旁的字 曰字旁的字 汽灯 积雪囊萤 存亡未卜 屮字旁的字 包含溜的成语 死耗 谢妓 子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