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0:41:1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0:41:19
卜算子
只管要参禅,又被禅萦绕。
好笑西来老秃奴,赚了人多少。
你待更瞒咱,咱也今知晓。
只这喃喃说底人,又被傍人笑。
整首诗可以翻译为:
你们只顾着参禅,却又被禅的念头所缠绕,这真是可笑,那些来自西方的老秃头(指禅师),不知道骗了多少人。你想继续瞒着我,但我现在已经明白了。只是这些喃喃自语的人,反而被旁人嘲笑。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西来老秃奴”指的是传入中国的禅宗,特别是以大乘禅宗为主的西方传入的和尚。他们以其独特的教义和修行方式,吸引了许多信徒。
作者介绍: 沈瀛,字景升,号澄江,宋代诗人,擅长诗词、散文。其作品多表现对人生哲理的思考,风格清新自然,意蕴深远。
创作背景: 《卜算子》创作于宋代,正值士人对于禅宗的追求与探讨时期。诗中反映出作者对禅宗教义的怀疑与思考,表现出一种对当时流行的宗教信仰的批判态度。
《卜算子》通过对参禅的反思,展现了作者对禅宗的一种复杂情感。诗的开头“只管要参禅,又被禅萦绕”表达了对禅宗修行的执着与困惑,似乎在说人们虽然努力追求禅的境界,却常常被各种念头所缠绕,难以自拔。这种情感充分反映了人在修行过程中的挣扎和迷惘。
接着,诗人用“好笑西来老秃奴,赚了人多少”来讽刺那些以禅宗为名的高人,暗示这些所谓的禅师可能在利用人们的信仰来谋取利益。这种批判不仅是对个别禅师的不满,也是对当时社会风气的反思,揭示了宗教信仰与人性之间的矛盾。
最后两句“你待更瞒咱,咱也今知晓”,表达了诗人对那些虚假言辞的看透与无奈,反映出一种对真理的追求。不仅如此,诗人对“喃喃说底人”的嘲讽,也显露出他对那些沉迷于表面言语的人们的失望。整首诗在讽刺中带有深刻的思考,表现出诗人对禅宗的反思和对现实的清醒认知。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对禅宗的思考,反映了对人生真谛的追求与对伪善的批判,表现出一种对真理的渴望和对表象的揭露,彰显出作者清醒的思考和对社会现象的关注。
意象词汇:
文化内涵与象征意义: 禅宗在中国文化中强调内心的修行与觉悟,但诗中通过对其的质疑,反映出在追求精神世界的过程中人们的迷失与困惑。诗人对“老秃奴”的嘲讽,揭示了宗教信仰中可能存在的虚伪与欺骗。
诗词测试:
《卜算子》的作者是?
A. 李白
B. 杜甫
C. 沈瀛
D. 白居易
“老秃奴”指的是?
A. 老和尚
B. 诗人
C. 学者
D. 商人
诗中提到的“参禅”主要指什么?
A. 参加宴会
B. 修习禅宗
C. 旅行
D. 读书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粗略解读: 《卜算子》的批判与思考为其增添了深度,而《静夜思》则是情感的直接流露。两者在情感表达上各有千秋,反映出了不同时代诗人对生活的不同理解与感悟。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