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7-27 23:59:0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7 23:59:04
金陵怀古
作者: 顾珵美 〔清代〕
秦淮原接大江流,
绮阁还临白鹭洲。
五马旌旗曾北渡,
八公草木护南州。
夜寒玉漏严城雨,
月满铜驼故国秋。
江左繁华零落尽,
几时王谢更重游。
这首诗描绘了金陵(今南京)的壮丽景色与历史遗迹。秦淮河流向大江,绮丽的楼阁依然矗立在白鹭洲上。曾经的五马旌旗曾经北渡,而八公山的草木依旧守护着南州。夜晚寒冷,城中雨下得很大,明月高挂,照亮着铜驼,唤起了对故国的思念。江左的繁华已然消逝,王谢家族的繁华何时才能重现呢?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顾珵美,清代诗人,生平较少记载,但以其细腻的诗风而著称。诗歌常蕴含对故国、历史的思考与感慨。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清代,作者借景抒怀,表达对金陵的怀念与对历史变迁的感慨,反映出对过往繁华的追忆与对未来的迷惘。
《金陵怀古》以金陵的美景为背景,融入历史的沉思,情感深邃而细腻。诗的开头通过描绘秦淮河与白鹭洲的景象,展示了金陵的自然美,绮阁的繁华象征着往昔的辉煌。接着,通过“五马旌旗”与“八公草木”的对比,诗人引出了历史的沉淀,强调了人事的无常与草木的坚韧。夜寒中的“玉漏”和“城雨”则营造出一种凄清与孤寂的氛围,而“月满铜驼”更是将思乡之情推向高潮,铜驼像的孤影与明月相映,似乎在诉说着故国的思念与历史的沧桑。最后,诗人以“江左繁华零落尽”收尾,表达了对过往繁华的惋惜与对未来的渴望,流露出一种对时光流逝的无奈与失落。整首诗情景交融,意境深远,既有自然的美丽,又有历史的厚重,兼具了对过往的怀念与对未来的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金陵的自然与历史,表达了对故国的思念与对历史繁华的追忆,展现了诗人对过去的深情与对未来的期盼。
意象词汇
这些意象在诗中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丰富的情感与深邃的历史。每一个意象都蕴含着诗人对历史的思考与对现实的感慨。
诗词测试
“秦淮原接大江流”中的“秦淮”指的是哪个城市?
A. 北京
B. 南京
C. 上海
“月满铜驼故国秋”中“铜驼”指的是?
A. 一种动物
B. 古代的雕像
C. 一种乐器
诗中提到的“王谢”,代表的是?
A. 一位诗人
B. 东晋时期的名门望族
C. 一个地名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