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8 02:01:4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8 02:01:44
湘江道中思常宗
作者: 杨基 〔明代〕
暮江散微雨,风定波自碧。
一鹭立不飞,双鸿递相直。
余烟菱女唱,新月渔郎笛。
此处忽怀人,相思杳何极。
在夕暮的江边,细雨轻轻洒落,风平浪静,水波碧绿。一只白鹭静静地立着不肯飞起,成双的大雁在空中飞翔,彼此呼应。远处的烟雾中,菱角女唱着歌,新月下,渔郎吹着笛子。此时此刻,我忽然思念起远方的人,思念的情感无尽无休,不知何时才能结束。
作者介绍:
杨基(约1500年-约1580年),明代诗人,字仲弦,号惟庵,出身于今江苏省,擅长诗词,尤其以山水田园诗著称。他的诗风清新脱俗,常以自然景物抒发情感。
创作背景:
《湘江道中思常宗》创作于诗人旅行时,对自然的观察与人情的思念交织在一起。此诗反映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切思念,同时也表达了江南特有的自然美。
这首诗以湘江为背景,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淡淡忧伤的氛围。诗人在描绘江边景色的同时,心中却充满了对友人的思念。开篇的“暮江散微雨,风定波自碧”,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江边的静谧和清新,展现了江南的自然美。接着,诗人用“一鹭立不飞,双鸿递相直”描绘了自然界的生动景象,白鹭的静谧与大雁的飞翔形成鲜明对比,暗示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静默。
“余烟菱女唱,新月渔郎笛”两句,描绘了江边的生活画面,菱女的歌声与渔郎的笛声交织,充满了江南水乡的生活气息,给人一种宁静而和谐的感觉。然而,这样的美景却无法抚平诗人心中的思念之苦。结尾的“此处忽怀人,相思杳何极”更是将情感推向高潮,思念的情感如同无尽的江水,无法测量其尽头。
整首诗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成功地传达了诗人复杂的情感,既有对友人的思念,也有对自然的热爱,展现了明代诗歌的艺术魅力。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是对友人的思念与对自然的热爱,表现了人在自然中对情感的感悟,抒发了对友谊的珍视和对生活的感慨。
意象词汇:
这些意象不仅描绘了江南的自然风光,也隐喻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富有文化内涵和象征意义。
诗词测试:
诗中“暮江散微雨”描绘的是什么样的情景?
“一鹭立不飞”中的“鹭”指的是什么鸟?
诗人通过哪些意象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