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8 22:11:5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8 22:11:53
春日白门写怀用高季迪韵五首 其一
得归虽喜未忘悲,梦里愁惊在别离。
尚短柳如新折后,已残梅似半开时。
江雷殷夜虫蛇早,山雨崇朝蛱蝶迟。
制取乌纱笼白发,免教春色笑人衰。
虽然回家让我感到高兴,但心中却依然忘不了悲伤,梦中常常被离别的愁苦惊醒。柳树尚且短小,仿佛刚刚折断,梅花却已经凋零得像是半开的时候。江边雷声轰鸣,夜里虫蛇早已苏醒,山里雨势渐强,早晨的蝴蝶却仍然迟迟不飞。为了遮掩白发,我想做一顶黑色的乌纱帽,免得春色嘲笑我的衰老。
杨基,明代诗人,生于嘉靖时期,字仲明,号天池,晚号静斋,著有《天池集》。其诗风清新自然,常以情感细腻、意境深远著称,擅长描写春日、山水等题材。
此诗创作于春日时节,诗人回到故乡,虽然感到高兴,但心中却充满了对离别的惆怅。诗中流露出对时间流逝、衰老的无奈与感慨,反映了诗人在时代变迁中的心境。
这首诗以春日为背景,描绘了诗人的复杂情感。开篇的“得归虽喜未忘悲”,直接表达了诗人对归乡的喜悦与内心的悲伤交织的情感。这里的“悲”并非因归乡而生,而是对离别的追忆,恰如春日的温暖下暗藏着的阴霾。
接下来的描写通过自然景物反映内心的感受。“尚短柳如新折后,已残梅似半开时”,诗人借柳与梅的对比,表现了生命的短暂与脆弱。新折的柳尚未成长,而残梅则暗示着过往的美好已然凋零,象征着青春的流逝与时间的无情。
诗中“江雷殷夜虫蛇早,山雨崇朝蛱蝶迟”,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传达出春天的生机与时间的流逝。江边的雷声与虫蛇的苏醒,显示出春天的来临,而山雨中的蛱蝶迟迟未飞,似乎在提醒人们珍惜时光。
最后的“制取乌纱笼白发,免教春色笑人衰”,更是将主题推向高潮。诗人希望通过乌纱帽来遮掩白发,反映了对衰老的不甘与对美好时光的珍惜。整首诗情感深邃,意象丰富,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细腻观察与深刻思考。
整首诗围绕着生与死、青春与衰老的主题展开,表现出诗人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与对衰老的无奈,传达了对生活深刻的思考与感慨。
诗中提到的“得归”指的是什么?
A. 回乡
B. 离开
C. 旅行
诗人用什么象征来遮掩白发?
A. 柳枝
B. 乌纱
C. 梅花
诗中“江雷殷夜虫蛇早”表达了什么?
A. 春天的生机
B. 夏天的到来
C. 秋天的落叶
答案: